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一、出家。</b>【如方密之等。(元代全真教盛行,亦由此背景來。)】如是則中國士階層傳統之文化理想及文化事業,即及身而絕。【寺廟本不爲中國傳統文化學術結集之所,要在寺廟中傳播中國傳統學術,殊不容易。】
</blockquote> <blockquote>
<b>二、行醫。</b>【如呂晚村等。(金、元兩代醫術發達,亦從此背景來。)】醫業好則妨其志業與學術,醫業壞則不足維持其生業。【故張楊圜屢勸晚村不要因此荒了自己工夫,如晚村友高但終,則竟以醫師畢世;而呂晚村亦復以此意勸之。】
</blockquote> <blockquote>
<b>三、務農。</b>【如孫夏峯、顏習齋、張楊圜等。】此項生活,極刻苦,仍不能發皇完成其學業傳統。【湯潛奄學於夏峯,出而仕宦。李恕谷學於習齋,出而遊幕。楊圜則晚年在呂晚村家處館。若來學者依然歸耕,則耕漸勤,學漸荒,而傳統絕。】
</blockquote> <blockquote>
<b>四、處館。</b>【如張楊圜等。】來學者多要學八股應舉,則是間接的妥協。惟晚村則借八股制案來發揮民族思想,身後竟獲奇禍。
</blockquote> <blockquote>
<b>五、苦隱。</b>【如徐俟齋、李二曲、王船山等。】此等生活以及身而止。【復有避地海外,如朱舜水之至日本,文化傳至異邦,自國則無影響。】
</blockquote>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