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勞動力價格低廉,朝鮮的穀物很便宜。日本商人收購賤谷,運回日本,由於沒有關稅,只需在原價之上再加上運費就行了,確實是有利可圖。看中這個生意的日本商人年復一年地增加,他們之間也展開了競爭。他們用很少的預付金收買青苗,也就是作爲高利貸商業資本家來剝削朝鮮農民。叫苦的不僅僅是農民。日本商人的收購,使朝鮮穀類價格上漲,但是按日本的谷價,還是便宜的。朝鮮民衆賴以生存的穀物猛烈漲價,引起社會不安。
在這種狀況下,又趕上日本各地發生饑饉,於是,穀物收購簡直像暴風雨一般襲來。而這一年,朝鮮的農業收成也欠佳。
日朝《通商章程》預見到這種事態的發生,在第三十七條寫了禁止穀物輸出的規定。朝鮮政府禁止輸出時,須在一個月以前通告日本。
按照朝鮮的內政常規,禁止糧食流動的權力由地方長官掌握。朝鮮的行政區劃,最大的是道,下面是府、縣。道的長官爲監司,府爲府伯,縣爲縣令。
咸鏡道歉收,道監司趙秉式下令,自陰曆十月一日(陽曆10月24日)起,一年內禁止糧、豆輸出。他根據日朝《通商章程》的規定,在實施前一個月的陰曆九月一日(陽曆9月25日),做了“關文”,即條約中規定的事先通告。
這就是“防谷令”。
然而,衙門辦事拖拉,對公文的日期不以爲然,趙秉式的關文到達外署(朝鮮外交部)時,已是兩週以後了。及至外署通知日本政府,剩下便不足半個月。日本代理公使近藤真鋤接到通告是在陰曆九月十七日(陽曆10月11日)。
趙秉式從陰曆十月一日起實施了防谷令,遭到日本政府的指責。章程第三十七條明文規定,遇有天災、大歉收,可以禁止輸出。日本政府強調,咸鏡道沒有發生災荒,而且預告日期還不足規定的一半兒。不過,日本政府把重點放在發佈防谷令根據不足上,向朝鮮政府提出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