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五屆議會一片混亂。在衆議院,對議長不信任上奏案通過,厲行現行條約建議案提交討論,農商務省的瀆職問題也捲進來。政府用兩次休會來抵制,但最後還是在1893年12月30日解散了議會。
1894年3月1日的大選,對外強硬派沒有獲勝。然而,他們卻因此而感到危機,加強了團結。
經過解散、大選,對外強硬派的核心——國民協會的議員,由六十六名減少到三十名以下,但是,政府仍處於困難的境地。
陸奧宗光給倫敦的青木公使寫信,說:
國內形勢一天比一天緊迫,政府極應做出一番震驚人心的事業。不拘成敗如何,須向國民明言正在進行某事,否則,難以挽回浮動的人心。不過,要震驚人心,難道能無緣無故地挑起戰爭嗎?所以,唯一可行的,只有修改條約一事。
可見,日本政府很想搞一番震驚人心的事業。
陸奧說的是“無緣無故”的戰爭,至於有藉口的戰爭,那是樂得發動的。
有藉口,不,似乎有藉口就行。
清政府的駐日官員們對於日本政府正在尋找較大的突破口這一點,毫無察覺。即使有所察覺,也不曾放在心上。應該說,他們是些無能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