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伊藤博文這時已是政界的元老,而山縣有朋則是軍界的元老。
“兩個老糊塗。”少壯派官僚們這麼稱呼伊藤和山縣,儘可能矇混他們。像“一個旅團”之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德富豬一郎的《蘇峯自傳》裏有這麼一段:
甲午戰爭不是老一輩人發動的,而是年輕人掀起的。在內地是川上(操六參謀次長),在北京是小村(壽太郎公使)。而陸奧(宗光外相)等人,巧妙地捉住了時機,巧妙地操縱了伊藤、山縣等大人物。
林董的回憶錄中,也有可以證實這些情況的敘述。
德富蘇峯(即德富豬一郎)說是年輕人“操縱”了大人物,其實,用“矇混”之類的說法似乎更恰當些。派遣兵員巧妙地矇混過去了,但是,要長期矇混下去卻非常困難。於是,想出了一個使老糊塗們無法插嘴的方法。
這就是設置大本營。
6月5日,在參謀本部內設置了大本營。關於往朝鮮派遣混成旅團的事,也獲得天皇批准。
動員及各種計劃,均屬“統帥事項”,由大本營直接決定,雖內閣總理大臣也無權過問。這樣,伊藤首相在戰爭部署上就成了局外人。
按理說,應當依據《戰時大本營條例》,在宣戰之後才能設置大本營。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6月5日那一天,日本還沒有宣戰,所以,這時設置大本營應該說是違法的,但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明知這是一種違法勾當的,恐怕只有川上中將等,也就是強行設置大本營的少數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