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禮》對官員、百姓,採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輔的方針,不僅顯示了相當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有着駕馭百官的管理技巧。管理府庫財物的措施,嚴密細緻,相互制約,體現了高超的運籌智慧。書中有許多至今猶有生命力的,可以借鑑的制度。
歷史上每逢重大變革之際,多有把《周禮》作爲重要的思想資源,從中尋找變法或改革的思想武器者,如西漢的王莽改制、六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等,變法無不以《周禮》爲圭臬。清末,外患內憂交逼,爲挽救頹勢,孫詒讓作《周官政要》,證明《周禮》所蘊涵的治國之道不亞於西方。朝鮮時代後期的著名學者丁若鏞(號茶山),曾撰作三十萬言的《經世遺表》,主張用《周禮》改革朝鮮的政治制度。
任何一位空想家都不可能脫離現實來勾畫理想國的藍圖,《周禮》也是如此,在理想化的框架之下,作者利用了大量歷史材料加以填充。不過,作者在使用時往往根據需要作了加工和改造,這是讀《周禮》時必須注意的,這也正是此書的複雜之處。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1:56 回覆此發言
31回覆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貫串生死的人生禮儀--《儀禮&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七
貫串生死的人生禮儀--《儀禮》
《儀禮》是現存最早的關於禮儀的典籍。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初置五經博士,《儀禮》即居其一。入唐,有‘九經‘;至宋,有《十三經》;《儀禮》均在其中,是爲儒家經邦治國的煌煌大典之一,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
一、《儀禮》的名稱、傳本和今古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