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2:02 回覆此發言
36回覆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許慎《五經異義》多次引及《記》,但不稱‘大戴‘、‘小戴‘,而稱‘禮戴‘或‘大戴‘。洪業先生認爲,可能最初有《禮戴記》,而後有《大戴記》。因爲收錄的篇數多,故稱《大戴記》。‘大戴禮‘,猶言‘增廣戴禮‘。東漢末,鄭玄作《三禮注》,《禮記》取的是《小戴禮》,也就是今天的《禮記》。鄭玄是著名的經學大師,《禮記》由此擺脫了經的附庸地位,一躍而與《周禮》、《儀禮》並列。《大戴禮》由此一落千丈,雖然有北周的盧辯爲之作注,但很少有人傳習,到唐代就亡佚大半,僅剩三十九篇。
二、《禮記》的分類與作者
《禮記》四十九篇,內容龐雜,孔穎達《禮記正義》引《鄭目錄》分之爲九類:
1、通論十六篇:《檀弓上》、《檀弓下》、《禮運》、《玉藻》、《大傳》、《學記》、《經解》、《哀公問》、《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坊記》、《中庸》、《表記》、《緇衣》、《儒行》、《大學》
2、喪服十一篇:《曾子問》、《喪服小記》、《雜記上》、《雜記下》、《喪大記》、《問喪》、《服問》、《奔喪》、《間傳》、《三年問》、《喪服四制》
3、吉禮七篇《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投壺》
4、制度六篇:《曲禮上》、《曲禮下》、《王制》、《禮器》、《少儀》、《深衣》
5、祭禮四篇:《郊特牲》、《祭法》、《祭義》、《祭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