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於“攤丁入畝”解除了什麼人身束縛,這說法僅僅只有紙面上的意義,原本丁銀的人身束縛就是空對空,將其混淆爲實際的人身束縛,很是可笑。丁銀自晚明就跟實際情況脫節,少有誰因爲要收丁銀就少生兒女的,也少有誰因爲丁銀限制而不能外徙的。一條鞭法後,人身束縛就很少再跟賦役有關,更多是跟職業和社會管控有關。“攤丁入畝”之後,原本用來造假的都圖甲戶籍制度漸漸消亡,而實際束縛人身的保甲制度又興起了。
“我們做這攤丁入畝,要讓農人感覺到實際好處,同時呢,該收的銀子又不能少。”
李肆如此交代天王府的參議和尚書廳戶科官員,衆人面面相覷,這話裏的意思,那就是要劫富濟貧了?
“好處不等於就是少收銀子,而是確立一樁清晰可見的規則,以後他種多少田,交多少稅,都能心裏有數,不必再受鄉紳和官府欺凌。”
李肆話鋒一轉,說得衆人點頭又搖頭,點頭是因爲,這可是千百年來農人的理想之一。少收多收都是其次,農人最怕的是對自己的負擔心裏沒底。爲何每年青黃不接時,農人會生活困頓,乃至於賣物舉債,難以預料的天災是一樁,而難以預料的人禍,也就是賦稅又是一樁。如果能清楚自己的負擔,他就能早作規劃,預先應對。
但大家搖頭的是,這事怎麼可能辦到?收稅都得靠民間鄉紳幫着收,滿清連自封投櫃,也就是讓農人自己交稅,都還沒搞出個名堂,他們這英華新朝,就算藉着新立之國的威勢,能壓得地方官和鄉紳不亂伸手,也難給農人劃下一道清晰界限,讓朝廷和地方都說到做到,不給農人多餘攤派吧?
影響農人負擔的因素太多了,真實的田地面積,肥瘠程度,豐歉年糧折色,也就是能賣多少銀子,這些別說朝廷,就連州縣都難掌握。更大的問題是,很多農人都是租佃田地,要麼租給別人,要麼自己佃種別人田地,相互間的田租都是自己約定,朝廷和地方難以干涉,李肆這話,是還要插手農人租佃分成?這未免有點天方夜譚了。
一個人名下意識地從衆人腦子裏蹦出來……王莽……
“攤丁入畝是名,內裏的實質,是要重新整理地方和朝廷的財稅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