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在那些平靜的日子裏,也會發生令他大爲高興喜悅的事情。雖然三姐如玉、劉本初劉老先生皆先後去世,但元楚卻一直在喬家苦讀,後來又是由致庸做主,將他送往山西最有名的晉陽書院攻讀。元楚不負衆望,終於在一年殿試中獨佔鰲頭,考取了狀元,並在不久後作爲使館參贊駐守德意志國。
元楚高中後曾回鄉叩祖,亦是當年一大盛事。水長清古怪,仍不讓元楚進門,元楚只得回到喬家,叩拜喬家的祖宗。致庸哪裏肯,便帶着他到了墳地裏,在如玉墓前祭拜了一番。
元楚叩祖結束預備返京,在臨行前,致庸傷感道:“舅舅再也不能像你這樣報效國家了!”元楚跪接致庸手中的酒,慷然道:“舅舅放心,舅舅心裏想什麼,元楚一清二楚,元楚出使德意志國,只是元楚報效國家的一個開始,日後元楚一生都會記住舅舅的教誨,只要舅舅仍然困守鄉里,元楚在外面,就一個人做兩個人的事!”致庸又是眼淚,又是歡笑,在元楚一行遠去很久後,他又抄起掛在腰間的單筒望遠鏡看了又看,吶吶道:“真羨慕他,有這麼好的機會,能夠走遍世界,爲國效力!我這一生卻……”
日子週而復始,在某些夜深人靜的時刻,他想起多年前的夙願,他曾經希望像蝴蝶般自由自在,攜着心愛人的手,遊遍大江南北。雖然玉菡甚少見面,而雪瑛更是多年不通消息,但在他朦朧的夢境中,這兩個女子常常合二爲一,一起伴着他,自由自在地走遍神州大地無數勝景——千古一聖孔老夫子登臨過的泰山,荊軻刺秦辭行時唱出慷慨悲歌的易水,楚霸王中了十面埋伏兵敗自刎的垓下,秦將白起坑趙兵四十萬的長平,秦始皇帝令蒙恬修建卻被孟姜女哭倒的萬里長城,從崑崙山直瀉東海的滔滔黃河,謝家小兒郎大敗前秦苻堅的淝水,隋煬帝開闢的南北大運河,唐明皇賜死楊貴妃的馬嵬驛,蘇東坡泛過舟的赤壁,徐霞客遊記裏的奇瑰黃山……
同治七年起,一場百年未遇的旱災席捲了整個北方地區,晉、陝、豫三省餓殍遍地,災民無數。災荒初起,致庸就讓長順在村頭開設了一個施粥場,一日兩餐,施粥給來到這裏的災民。不想周圍的災民聞訊而至,聚集在喬家堡外不走,一時竟有數萬之衆。長順開始只在粥場安了兩口煮粥的大鍋,致庸發覺不夠,便增加到二十口,後來一直增加到一百口。整整四個月過後,災民的數量不見減少,反見增多。等致庸發現事情的嚴重時,聚集在喬家堡村頭的災民已達十萬之多。
曹掌櫃找到內書房裏來,對致庸皺眉道:“東家,看這個架勢,只怕靠喬家一家之力,撐不了多久啊。”致庸滿嘴都是燎泡,沉吟半晌,痛下決心道:“曹掌櫃,我想好了,把這幾年積攢下來準備還給那位恩人的三百萬兩銀子全取出來,派人去外地糴糧,把粥場維持下去!”曹掌櫃喫了一驚道:“東家,那位恩人的銀子就不還了?”致庸苦笑道:“還自然是要還的,銀子花了以後還可以再掙,村外這些災民是衝着我喬致庸來了,我不能讓他們死在這裏!”長栓在一旁嘟噥道:“天下災民這麼多,光我們山西省就餓死了二百萬,你救得過來嗎?”致庸瞪他一眼:“我喬致庸年年困守鄉里,要救得天下災民也就是說說罷了!可我就是救不了天下災民,我連大門外這些災民也救不了嗎!”曹掌櫃點頭道:“行,我聽東家的!”他說着走出去,安排掌櫃的和夥計們提銀子外出買糧。
這邊致庸又把喬家衆人一起喊了出來,致庸環顧大家,大聲道:“大家聽着,既然天下人都成了災民,我們自己也就是災民!從這頓飯起,家裏不開伙了,到了開飯的時候,大家一起去村頭和災民們一起喫粥!再有,從明天起,這個家從我開始,所有人都不得再穿綢緞衣裳,把這些衣裳收好了,等哪一天銀子接濟不上,就拿它們去爲災民換糧食,熬粥!”衆人站着不語,女人們中間發出輕輕的抽泣聲。曹氏往前走了一步,顫巍巍道:“孩子們,二弟說得對,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既然天下人都成了災民,我們自己怎麼能例外!杏兒,去給我準備一個大碗!你們要是覺得出不去門,等外頭的粥熬好了,我帶你們去喫粥!”
當日中午,喬家堡外出現了奇特的一幕:曹氏帶着全家及男女僕人全部粗衣麻鞋,每人一隻大碗,從喬家大院魚貫走出,走向村外,走向粥場:千千萬萬的災民看到了這一幕,知道了他們的身份,一片一片跪倒下來磕頭,哭的喊的都有——“小人們給老太太叩頭!謝老太太讓我們活命!”
曹氏走上前去,衆災民急忙讓出一條道。那曹氏伸出手中大碗,讓長順給自己盛了一勺粥,回頭大聲對災民道:“衆位請起!今天大家來到喬家堡,只恨喬家德少財薄,不能讓大家喫上口好的,只能喝上這一碗粥。但只要喬家的人餓不死,我們二爺也就不會讓這裏餓死一個!大家排好隊上前,咱們一起喝粥!”衆災民一時哭聲遍地。景岱等人依次去打粥,人人端在手裏,看着曹氏。曹氏喝了一口粥,笑道:“啊,大家喝呀,味道挺好的,當年我們喬家的頭一代先人貴發公去包頭給人拉車打牆,還喝不到這樣的粥哩!大家喝!”衆人含淚,稀里呼嚕喝起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