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法西斯主義登陸日本 (第1/2頁)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小試牛刀,跟德國在中國青島打了一仗,但已經嚐到了甜頭。戰後,日本陷入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危機,再加上1923年日本關東地區發生了7.9級的大地震,可以說是雪上加霜。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日本社會變得相當不安分,而政府又在教育上下功夫了。
“一戰”之後全世界都在呼籲和平,基本上各國都在裁軍。日本也順應潮流,廢了幾個陸軍的師團,然後把這些失了業的軍官分配到各個中學任職。日本政府玩兒的這招其實跟和平關係不大,目的就是加強軍隊對學校的影響。在那之後,學校裏甚至開始採用軍事體操,講究對命令的絕對服從。
一到進行教育改革的時候,歷史教科書都難逃一劫。這次的日本歷史教科書裏,登場人物都被改成了英雄豪傑,天資聰穎又剛正不阿,而在他們之上的天皇們自然就更加厲害了。接受了這種歷史教育的學生會更容易崇拜天皇,面對這樣遙不可及又“高大全”的人,只能在潛意識裏產生服從的心理。
這些是發動戰爭之前的最後準備。
爲了轉移民衆對國內嚴峻社會問題的注意力,日本政府把目光轉向了中國。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強佔中國東北。而與此同時,日本國內對於侵略戰爭的宣傳口徑是“建立滿洲國”、“建立王道樂土”、“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因此絕大部分日本國民其實是被矇在鼓裏。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就已經把“魔爪”伸向學校之外的領域了,基本上是所有領域。也就是說,學生們不僅在學校要被控制,回到家裏甚至去大街上遛個彎兒都要被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