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爲什麼會被騙? (第7/12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統一天下、結束戰亂,是始皇莫大的貢獻,但試問各位,統一天下就是爲了這樣的結果嗎?大家想要的是這樣的世界嗎?
秦始皇並沒有因爲慾望的實現,就覺得滿足了。慾望滿足了之後,還有更多的慾望,慾望永無止境地擴張,他要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築阿房宮、築始皇陵、築長城、築直道、築馳道……這樣的人如果真的長生不死,會有什麼結果?
始皇爲什麼會走到這個地步,關鍵就在後面這七個字:“以爲自古莫及己。”我說過這是秦始皇最強烈的特質,在他的心中,認爲古往今來再也沒有人能夠比他更偉大了。既然沒有人比他更偉大,他所有的決定必然是最高明的,沒有人的決定比他更加正確,他是世間最英明最有智慧的人。
“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倖”,什麼叫獄吏?獄吏是管監獄的官員,管監獄的官員哪有什麼思想?上面叫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只有這類人最得到他的喜愛。有思想的人呢?“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博士是顧問,基本上就是顧而不問,反正把他們養在那裏就是了。始皇從來不聽從博士的意見,因爲博士哪有他英明呢?見識哪有他高呢?這不過就是一羣念古書的書呆子,記不記得李斯的評價:“固非愚儒所知”,一羣書呆子哪裏瞭解當今領袖的英明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始皇只喜歡聽話的臣子,所以從丞相以下的每一個大臣統統聽話,不去判斷任何事的是非,不敢提出任何不同意見,因爲始皇已經都幫他們決定好了。
始皇作爲領袖,他還有一個特別之處,注意下面這一句,他的性格“樂以刑殺爲威”。“以刑殺爲威”不可怕,可怕的是那個“樂”字,刑殺是一件讓秦始皇覺得快樂的事情。像這樣的一個君主,你跟在他身邊,說錯一句話,擺錯一個表情,做錯一件事,他立刻就會用刑殺來對付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大家怎麼辦呢?“上樂以刑殺爲威”,於是“天下畏罪持祿”。害怕獲罪,又想保持着自己的俸祿,所以“莫敢盡忠”。多可笑啊!始皇的目的,就是要大家盡忠,不敢爲奸爲非,但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大家“莫敢盡忠”。沒有人敢把自己真正的想法坦露給他,唯恐一句話說錯就招來殺身之禍,只能唯唯諾諾。
始皇再也不知道自己有過錯,就算做錯事情了也沒有人敢說,他就更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於是一天比一天驕傲。所有的臣子也都只敢懾服於刑殺之威,每天拼命地講假話討他高興,還記得周青臣嗎?他便是如此。只要能讓皇帝高興,就能保持榮華富貴;皇帝一不高興,那就“樂以刑殺爲威”了。
一個越來越驕傲的君主,和一羣只知道逢迎欺騙的臣子,究竟會把這個天下帶到哪裏去?我們繼續往下看。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