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斯的選擇 (第1/15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遊會稽,並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車府令趙高兼行符璽令事,皆從。始皇有二十餘子,長子扶蘇以數直諫上,上使監兵上郡,蒙恬爲將。少子胡亥愛,請從,上許之,餘子莫從。
這是秦始皇一生的最後一次出遊,這一次出遊改變了李斯的命運,也改變了秦朝的命運。我們先大致分析一下當時始皇身邊羣臣的背景。
始皇當時有兩個丞相,左丞相是李斯,右丞相是馮去疾。馮去疾的背景十分特殊,他的祖上叫馮亭,是韓國上黨(今山西省東南部)的郡守。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國攻打上黨,韓王打算割讓上黨求和。但馮亭非但堅決不聽從韓王的命令,反而帶領上黨十七城投降趙國。馮亭爲何這麼做?因爲他知道秦國對上黨志在必得,希望趙秦相爭,讓韓國得以從中獲利。我在《帝國崛起:王道、霸道與強道的取捨》一書中說過,這是“移禍江東”的毒計。
馮亭此舉引發了趙國和秦國的長平大戰,此戰最後以趙國慘敗告終。被趙國封爲華陽君的馮亭,也和趙國統帥趙括一起戰死在長平。照這樣看來,馮亭應該算是秦國的敵人才對,但說來也奇怪,馮亭的子孫在秦滅六國後卻受到重用,如馮毋擇封武信侯,馮去疾爲右丞相,馮劫爲將軍。
可能是因爲這個緣故,始皇對李斯的信任遠在馮去疾之上。後人在史書中時常看見李斯在秦國發揮的重要作用,卻很少看到馮去疾的表現。這一次巡遊,始皇也決定帶李斯同行,而命令馮去疾留守。
<img src="http://p.2015txt.com/image00294.gif"/>
<img src="http://p.2015txt.com/image00295.gif"/>
<b>《藍田縣誌》中記載的秦璽拓印二款,上刻“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b>
<b></b>
<img src="../Images/image00296.jpg"/><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