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斯的選擇 (第2/15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虎符</b>
此外,當時另一個最得始皇信任的人是中車府令趙高。怎麼知道始皇最信任他呢?因爲始皇把發兵的虎符和掌政的玉璽全都交給趙高來管。
在武將方面,秦滅六國功勞最大的是蒙氏和王氏。秦昭王時,蒙驁從齊國投奔秦國,此後爲秦國立下累累戰功。到了秦王嬴政即位後,蒙驁故去。此時王氏家族的王翦和他的兒子王賁都受到秦王的重用,父子倆先後消滅了趙國、魏國、楚國和燕國。而王賁攻楚時,蒙驁的兒子蒙武便是他的副將。
蒙武的兒子叫蒙恬、蒙毅,蒙恬曾與王賁一同攻滅齊國,完成了統一大業。而後秦始皇命蒙恬帶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取得了河套以南之地,從此蒙恬就在北方前線防備胡人入侵,一連屯駐了十餘年,而王賁的兒子王離便是他的副將。從蒙氏和王氏三代的情況,各位就可以看出兩家淵源有多深。
始皇非常信任蒙恬兄弟,不但讓蒙恬在外掌握大軍,更任命蒙毅爲上卿,讓他隨侍左右作爲參謀。因此蒙毅也跟隨着始皇參加了這次巡遊。本來按這樣的情形發展,秦朝有可能不會滅亡,但歷史卻走向了另外一條道路。
看過始皇的臣子們後,我們再看看他的兒子們。始皇一共有二十幾個兒子,但留下姓名的並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長子扶蘇和最小的兒子胡亥。始皇一生沒有立太子,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爲他覺得自己會長生不死,長生不死的人是不需要立太子的。
本來按照繼承順序,最有可能繼位的是扶蘇。但始皇不喜歡扶蘇,扶蘇在許多問題上都與始皇意見不合,又數次犯顏直諫。始皇氣得將他趕出咸陽,任命他爲蒙恬的監軍,把他打發到遙遠的北方前線去。與此相反的是,始皇非常喜歡最小的兒子胡亥,這次巡遊就只帶着胡亥去,其他的兒子都不得跟從。
立儲乃是國家之根本,根本不確立,國家就要動盪,這在歷史上有過無數血淋淋的教訓。因此身爲國君,絕不能輕易地顯露自己對兒子的偏愛。始皇在這一點上犯了大錯,以至於後來纔會爲人所不齒。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趙高爲書賜公子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這年七月,始皇到了沙丘(今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病得十分嚴重。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於是命令趙高寫詔書,準備送去給長子扶蘇。詔書命令扶蘇把大軍交給蒙恬,然後和運送始皇遺體的車隊在咸陽會合,讓扶蘇主持他的葬禮。在封建宗法時代,主持葬禮的人就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這也代表始皇要傳位給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