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一可怕的法令使人民震驚不已。人們知道斯大林的法庭是冷酷、無情和不講法制的,紛紛爲自己的孩子擔驚受怕,深恐他們輕易成爲誣告,或純粹是某次誤會的犧牲品。甚至那些在斯大林官僚機構中擔任顯要職務的人,也爲此而惴惴不安。”
“政府爲緩和這一法令引起的可怕印象,竟玩了一個令人齒冷的把戲。它揚言新法令主要是針對那些盜竊農莊糧倉和火車車廂的流浪兒童!”
“按照馬克思的理論,犯罪現象是由社會環境造成的,是社會造就了罪犯。如這一觀點正確,那麼,它就是對整個斯大林制度的無情判決,因爲這一制度甚至把兒童也變成了罪犯,而且罪犯人數之多,使得政府無別計可施,只得把針對成年罪犯的法律擴大適用到兒童身上。在蘇維埃國家成立十八年之後,斯大林居然還將死刑加於兒童,這一事實,最鮮明地勾畫出了斯大林本人真實的道德面貌。”
“這一新法令公佈的時候,我正在國外。當時駐外國的蘇聯外交官員們,對斯大林專制下的這一駭人聽聞的法令無不憤慨。可斯大林卻表示,他對世界輿論的指責只抱以嗤之以鼻的態度。一個蘇聯大使對我說,爲了不讓外國記者們就這一丟人的法令提問,他不得不建議自己的部下取消了新聞發佈會。”
“各國黨組織的領導者也陷入了同樣難堪的境地之中。在1935年8月的法語教師聯合會代表大會上,有人向黨員代表提出了有關這條法令的問題。頭一天,他們找不到恰當的解釋,就乾脆矢口否認蘇聯會通過這樣的法令。可第二天,人家把載有法令全文的《消息報》拿他們看過之後,他們居然才生吞活剝地用了法令中的一段話來作爲回答:‘在共產主義時期,兒童具有很高的覺悟,受過良好的教育,完全能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更難以解釋的是,如此丟人的法令怎麼會毫無顧忌地公佈出來?要知道,斯大林歷來都竭力不讓外界得知他統治下的社會的陰暗面的。你們也知道。就連蘇聯存在集中營這件事,他也堅決否認,儘管這對全世界已不是什麼祕密。在他的統治下,幾百萬在西伯利亞集中營內掙扎的囚犯,都是未經任何審判就被關進鐵窗的,關於他們的事情,蘇聯報紙壓根兒就沒提起過。至於蘇聯的死刑,事實是每一個由法庭作出並公佈出來的死刑判決的後面,至少還有成百上千的人被祕密處死。”
“關於這一野蠻法令的出籠經過,你是回到莫斯科之後才知道的,是嗎?”周冠笙想了想,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