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玉真公主字持盈,天寶三載,請去公主號、罷邑司,帝許之。
明此出處,通首可解。廢后雖不在分香賣履之中,但世祖既崩,旋即身殉,其用心與劉伯玉妻段明光無異,以爲既然殉帝,位號可復,以元后身份,自然合葬,故云"銀海居然妒女津",銀海指孝陵。
豈意祔葬者仍爲端敬。"君王自有他生約",說明端敬得以祔葬的原因,此或出於世祖的遺命,必與端敬同穴。末句設爲規勸之詞,言廢后應學玉真公主,謙退不妒,勿爭位號,或者反可邀得世祖見許於泉下。
以上所解,自信可發三百年之覆。由是可知,廢后退居側宮,死於何年,葬於何處,"檔案無考"之故何在。
珍珠十斛買琵琶,金谷堂深護絳紗。
掌上珊瑚憐不得,卻教移作上陽花。
孟注:"第六首則可疑,若非董小宛與世祖年不相當,幾令人謂冒氏愛寵,爲或有之事矣。餘意此可有二說:(一)或廢后非卓禮克圖親王之親女,當攝政王爲世祖聘定之時,由侍女作親女入選,以故世祖惡攝政王而並及此事,決意廢之。(二)或端敬實出廢后家,由侍媵入宮。下略"
心史此兩說,第一說絕不可能,因皇室與博爾濟吉特氏已三世爲婿,中表至親,豈能以侍女假冒?而況作配天子爲嫡後,吳克善又何肯以侍女作親女?第二說則端敬如爲廢后侍媵,則早當見幸,不應遲至"十八歲入侍"。
按:《古意》六首,末首與前五首不相連貫,此爲最可疑之點。玩味詩意,絕非詠廢后,鄧石如《清詩紀事初編》敘吳梅村,說"《古意》六首"雲:"一廢后;二三四五宮人失寵者;六季開生諫買揚州女子。"季開生爲季滄葦之兄其事蹟詳見拙著《柏臺故事》,以諫買揚州女子幾遭大辟,減死流尚陽堡,死於戍所。此事固亦爲順治年間壓制漢人的一大公案,但以體例而論,不應闌入此處,且語意不及於極諫,鄧說難信。
我以爲第六首當是言端敬的出身。此詩主要用石崇的典故,即第三句"掌上珊瑚",亦借用石崇與王愷鬥富的故事。"絳紗"有兩解,一出《後漢書·馬融傳》,指女樂;一出《晉書·胡貴嬪傳》:晉武帝多簡良家女子充內職,自擇其美者,以絳紗係臂,乃指爲天子所選中的女子。但細釋詩語,仍以指女樂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