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提起秦檜,近來不知那個刻薄的,做了一副對子罵閻丹老,王爺不知道聽說了沒有?”
“沒有啊!你念給我聽聽。”
“上聯是:‘辭小官、受大官,自畫招供王介甫。’下聯是:
‘舍戰局、附和局,毫無把握秦會之。’”
“辭小官、受大官”是閻敬銘前兩年授職戶部尚書的謝恩摺子中的話,所以說是“自畫招供”。“上聯倒還好。拿他比做王介甫,也有點兒象。”醇王說道:“下聯是比較刻薄一點兒,而且於史實亦不符,秦會之當初談和是有把握的。”
“咱們現在談和就是沒有把握,連李少荃都沒有,就因爲法國的條件,王爺不肯允許,也不肯奏請太后允許。”
醇王深深看了他一眼,體味着他的言外之意,漸漸覺得有點意思了。
“我爲王爺打算,得有個人來分謗纔好。”
“星叔!”醇王深有領悟,“你的設想很好。等我仔細想一想,先不必跟人談起。”
醇王是從當政不到一個月,便已體會到“看人挑擔不喫力”這句江南諺語的道理,對恭王不獨諒解,而且懷着歉意。但牆倒衆人推,宮裏的太監向來勢利,加以“六爺”一向不給他們好臉嘴看,所以從恭王失勢之後,找到機會就在慈禧太后面前挑撥中傷,甚至於隱約提到當年殺安德海,以及載澂導穆宗微行這些最使慈禧太后痛心的往事。因此,慈禧太后對恭王的惡感,比他未罷黜之前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