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當今人類的現代意識有重大影響的弗洛伊德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哲學,指出了人類求發展的本能和只有敢於付出代價,纔可恢復個人決定自己生活價值的自由。在本書中,無論是王位之爭還是王權與教權之爭,抑或正義與邪惡雙方之爭,歸根結柢全是一種謀生存、圖發展的競爭與奮鬥;其中的是與非,只在於是“爲了創造世界之最美好的事物”,還是僅僅爲了一己之私。湯姆和傑克爲了建造更雄偉的建築物而胼手胝足;菲利普和喬納森爲了修道院和王橋鎮的繁榮而嘔心瀝血;阿蓮娜爲了實現對父親發下的誓言而含辛茹苦……都爲我們樹立了人生的楷模。儘管這種奮爭有時可能是痛苦的磨礪,但全人類的繁榮、興旺、和平、幸福及進步,不正是有賴於這些奮鬥不懈的人物嗎?
總而言之,不同層次的讀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欣賞習慣去品味本書豐厚的內涵:可以耽於動人的情節,可以學習歷史背景或建築學等方面的常識,可以汲取書中人物的智慧爲我所用,也可以探討人生哲理。
以上所寫,可說是譯者的一點個人心得和體會,願與讀者諸君共享。還必須說明的是,本書涉及頗多英國曆史、基督教和建築學方面的知識,無論在時間還是在地域上都和我們的現實生活相距甚遠,本人在翻譯時雖時時留心,仍不免有文字上的不妥或疏漏之處,尚望專家學者及讀者朋友不吝指正。
當我最後譯完全書,掩卷深思時,心頭不由得浮現出一種感慨。書中所寫的時代,相當於我國的宋朝,彼時英格蘭的文化和生活水準不知要落後於我國多少年!然而在那裏後來卻發生了工業革命,率先進入了近代社會,在全球領一代風騷。反躬自問,我們這些生活在現在這個年代的炎黃子孫,難道不該有更大的作爲嗎?這或可算做並非題外話的一些思考吧!
胡允桓
爲臺灣宏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譯本而寫
一九九三年七月
爲上海譯文出版社重印本修改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