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2>
導言</h2>
從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爲止,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這段時間,在學術界是非常令人矚目的重要研究階段。隨着俄羅斯和德國當年檔案資料的逐步公開,人們對於這個時期國際關係、國際政治的發展,以及這些發展如何導致世界大戰的爆發開始有了更加深切的瞭解。在這20年中,國際列強之間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遺留下來的種種矛盾,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新的矛盾沒能通過外交途徑加以解決,再加上軍國主義在德國、意大利、日本這些國家的急劇膨脹,最後導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爲了調節國家關係,西方國家成立了位於日內瓦的“國際聯盟”,希望通過這一國際組織來解決一系列矛盾,但由於國聯本身的軟弱,法西斯力量在歐洲和遠東的擴張完全不受其束縛,因此國際組織最終並沒有能夠扼制戰爭的爆發。德國的納粹政權在1933年上臺後,以希特勒爲首的軍國主義政府決心擴張德國的版圖,最終統治整個歐洲,而日本的軍政府也在1895年的對華戰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之後決心擴張,先於1910年吞併韓國,再於1931年佔領中國的東北三省,企圖全面佔領中國,並且在整個亞洲太平洋地區進行軍事擴張,達到最終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目的。德國、日本、意大利建立了軍事合作關係,目的是最終控制全世界,在這種前提下,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成果是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經歷了建立初期的國際孤立、經濟困難之後,通過新經濟政策的改革,蘇聯在1930年前後開始進入工業化時期,改變了舊俄國的農業結構,開始成爲一個新型的工業國家。蘇聯的大規模經濟建設,促進了一系列重要的城市規劃和建設、新居住區域的開發和工業城市的建造,在現代建築史、現代設計史上具有非常獨特的意義。
經過1929—1933年的經濟大衰退,美國在羅斯福總統領導下開始了大規模的經濟結構改革,使美國經濟得到高速發展,社會機制日益完善,到1930年代末已經成爲重要的經濟大國。
現代設計的真正發展,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短暫時期內,俄國在十月革命後產生的構成主義運動,荷蘭在1918年開始的“風格派”運動,特別是1919—1933年間成立和運作的德國設計試驗中心——包豪斯設計學院這三個主要的中心奠定了現代建築、現代設計的思想、實踐和結構基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影響世界各個國家,形成“國際主義”風格。
<h2>
一、現代設計思想體系和先驅人物</h2>
工業革命以來,整個西方世界的社會和經濟結構發生了急劇改變,設計界在20世紀初期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