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宇文化及和他的兩個兒子最後一起被斬首。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行刑的時候,宇文化及既沒有痛哭流涕,也沒有磕頭求饒,而是平靜地說了一句:“我不辜負夏王。”隨後便引頸就戮。
這位輕薄公子的稱帝鬧劇,就以這樣一種“過把癮就死”的方式匆匆開局又草草收場了。
從稱帝到敗亡,歷時僅四個月。
也許是因爲對這一天早有準備,所有的擔憂和恐懼也早已提前透支,所以宇文化及在臨死之前反而表現得比較平靜。
劊子手的大刀高高舉起的那一刻,宇文化及的內心也許只有這麼一個念頭——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當大河南北的割據羣雄逐一出局的時候,李唐王朝在中原、河北一帶的主要對手就只剩下了兩個人。
一個是王世充,另一個就是竇建德。
在隋末唐初的亂世羣雄中,竇建德無疑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
因爲這個人具有很強的人格魅力。自從大業七年起兵以來,凡是打了勝仗或攻陷城池,竇建德總是把擄獲的金銀財寶全部賞給將士,自己分文不取。此外,雖然他早已稱王,但生活上卻一貫簡單樸素,從不喫肉,只喫蔬菜和糙米飯;他的妻子曹氏也只穿布衣,從不穿綾羅綢緞,所用的婢女也只有十餘人。所有這一切都讓竇建德贏得了廣大將士和百姓的衷心擁戴。
擊敗宇文化及後,夏軍擄獲了數以千計的隋六宮嬪妃和宮女,竇建德即刻將她們就地遣散,一個也沒留。而隋朝那些有才幹的舊臣,則大多得到了竇建德的賞識和任用,如裴矩、何稠、虞世南、歐陽詢等人。(其中的虞世南後來成了李世民的帳下幕僚,位列“秦王府十八學士”,排名僅在杜如晦和房玄齡之後。)至於那些不願意爲他效力,而寧願投奔洛陽(隋朝廷)和長安(唐朝廷)的人,竇建德概不強留,一律尊重個人意願,不但送給他們盤纏,還派兵護送他們出境。宇文士及和封德彝等人就是在這個時候投奔了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