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法之爭的背後 (第2/10頁)
王覺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常袞之前,當政的人是弄權宰相元載。衆所周知,元載這傢伙是出了名的腐敗,不僅貪贓枉法、賣官鬻爵,而且總是變着法兒損公肥私。比如當時宰相上班,中午都是留在政事堂喫工作餐的,元載嫌飯菜不好,就公然向代宗提出,每天的工作餐都要由御膳房提供,喫的東西必須跟皇帝一樣,而且每頓都要準備十個人的量。除此之外,還要求朝廷給宰相及公卿大臣們發放特別津貼——每年綢緞三千六百匹。代宗雖然心裏不滿,但還是硬着頭皮答應了。
隨後,這兩項待遇就形成了慣例。
常袞上臺後,爲了樹立清正廉潔的形象,就主動向代宗提出:“朝廷發給宰相和大臣們的餐費已經足夠了,應該讓御膳房停止供應膳食。”代宗很高興,馬上就批准了。不久,常袞又建議廢除特別津貼,結果一下子就犯了衆怒。
要知道,朝中的大臣們雖然厭惡元載,但沒有人會厭惡特別津貼。說白了,當初大夥沒跟着元載喫肉,至少還能跟着混口湯喝,可如今你常袞一來,就讓大夥勒緊腰帶喝西北風,你憑什麼呀?
此議遭到衆人的強烈反對,常袞只好閉嘴,此事遂不了了之。
事後,公卿百官都在背後大罵常袞,說:“朝廷厚祿,所以養賢;不能,當辭位,不當辭祿。”(《資治通鑑》卷二二五)
朝廷高薪是爲了養廉,你如果自認無能,對不起這份高薪,那就乾脆辭職走人,何必自命清高地辭薪呢?
就這樣,常袞一上臺就把同僚們都給得罪了,史書對他的評價是:“性剛急,爲政苛細,不合衆心。”簡言之就是不會做人。
可是,常袞真的不會做人嗎?一個混了大半輩子官場、最後混到首席宰相的人,會連最起碼的團結羣衆都不會嗎?
其實,常袞之所以觸犯衆怒,不是因爲他不會做人,而是因爲他太急於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了,從而不自覺地損害了百官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