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秦王言嚇頡利雄師 傅奕理論蕭瑀心佛 (第3/6頁)
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此,朝廷裏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辯論會,議題是“論和尚、道士該不該遣返原籍”。
選手分爲正反兩方,正方代表人物是皇帝李淵和太史令傅奕二人,反方人數較多,代表人物是我們可愛的蕭瑀。首先來介紹一下這位傅奕,他是唐初最最有名的反佛鬥士,同時也是一名有爲的學者。現在乍一聽“反佛”,讓人感覺此人很不開竅,但實際上,當時的反佛和現在的反對過外國節日是差不多的情況。
我們只是沾了生得晚的光。
現在,比賽開始了。首先站出來發言的是正方一辯、二辯兼三辯——傅奕同志。
傅奕言辭犀利,上來就指責說:“佛教讓人剃頭,可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爲不孝(實在不明白的,可以想,當時傷發就相當於現在自宮);再者來說,和尚身居大山,不在家孝敬雙親,不仁不義;多數人是爲了逃避責任纔出家,並不是爲了心中理想;他們聚衆犯法,敲詐勒索,理當取締。”
蕭瑀跟傅奕不對付,對傅奕的觀點很不滿,反駁說:“佛,是聖人,傅奕卻抹黑佛。沒有聖人就沒有道法,我認爲應該治傅奕的罪!”
有論點,沒論據,這就是急性子蕭瑀。
但是蕭瑀的意見是對的,傅奕把佛教說得跟張悟本似的,實在是有失公允。李淵對釋迦牟尼和太上老君的門徒都不待見,原因並不是他對清靜無爲和刻苦修行有啥成見,而是他很討厭無德無能的人跑去當和尚道士,故意逃避納稅人的職責。況且,當時的反賊和土匪的很多都是僧人和道士打扮。從事實上,李淵永遠站在傅奕那邊,不是因爲傅奕說得好,而是因爲他想明正律法而已。
傅奕的反佛言論得到了李淵的支持,但是多數人都不認可。這個多數人,都是朝廷裏的士人,讀書人。當時出家當和尚的多是不識字的,這就是癥結所在。傅奕在辯論會上慷慨陳詞,口才非常,將蕭瑀問得無話可說。到最後,蕭瑀同志沒轍了,就只好雙手合十,做和尚狀喃喃道:“阿鼻地獄,所設爲人。”意思就是說,人做了錯事是會進地獄的。
這句話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