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海上烽煙 (第1/7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蔡牽的勢力龐大到什麼地步呢?他已經取代了清廷水師維護海上秩序,海上商船但凡購買了蔡牽頒發的執照,就能平安無虞地到達目的地。這是官府之外另一種維護秩序的暴力,暴力集團的最終目的總是獲利。
<h2>海患成災</h2>
清廷對海上活動有很多限制,這是閉關鎖國維護統治的一種手段。爲了一家的江山,而將全國人民都與世隔絕起來,這顯然是一種非常自私,而且違背客觀規律的做法。
乾隆末年,海上洋盜勢力猖獗,這些活動可能跟安南的新任統治者阮氏家族有關係。當時清廷高層將“海事”“苗事”和“教事”稱爲對帝國有威脅的三件大事。
這些海洋盜賊的背景複雜,但有一點清政府幾乎可以肯定,那就是這些活動背後有安南國王阮光平和阮光纘父子的支持。這些海盜跟今天的海盜沒啥區別,他們對海上來往的商船進行打劫獲利。海盜的活動嚴重地損害了清政府的利益,嘉慶剛即位不久,就着手打擊海盜活動。
嘉慶任命福州將軍魁倫、廣東巡撫朱珪、浙江巡撫吉慶緝拿海盜。當時清廷的水師並不足以遠洋出行,只能在近海進行搜捕,同時切斷海盜岸上的補給。
不久,魁倫緝拿了一百三十名海盜,其中有五十人是無照出海捕魚的漁民,嘉慶發現這事後,對魁倫進行了嚴厲的譴責,認爲他將無照漁民和海盜混爲一談,分明是冒功。
元月過後,嘉慶諭示軍機大臣:海盜長期生活在船上,油鹽柴米從哪兒來的?一定是靠沿海的漁民接濟,這些漁民賣給海盜食物雖然是爲了謀生,但勢必助長海盜的氣焰,所以一定要對漁民嚴加盤問。
魁倫後來抓住了一個海上販子藍三世,最後雖然查明他並沒有向海盜販賣物品,但爲了殺一儆百,魁倫還是把藍三世處以絞刑。嘉慶獲知此事,不但沒有責備魁倫,反而誇獎他辦事有方法。
由於當時國家危機四伏,嘉慶叮囑魁倫對海盜採用剿撫並用的手段。盜賊首領紀培投誠之後,嘉慶決定“以盜制盜”,利用紀培緝拿海盜。海盜熟悉海盜,嘉慶用海盜來制服海盜,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成本最低的一種選擇,國家內憂太重,分不出太多的力量對付海盜。儘管如此,在治理海患方面嘉慶還是嚴格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