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海上烽煙 (第3/7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嘉慶七年(1802年)八月,阮福映打敗了阮光纘,爲了得到清廷的支持和冊正,阮福映抓住海盜首領莫觀扶等三人,送到廣東正法。經過審訊得知,莫觀扶等人本系內地盜犯,後來投靠了阮光纘,阮光纘封他們爲總兵,讓他們從事海上盜竊。
阮光纘政權覆滅後,海盜問題終於告一段落。新任的阮福映政權在嘉慶的軟硬兼施之下,不敢再肆意妄爲。
<h2>兩個海上黑社會老大</h2>
嘉慶八年(1803年)以後,海盜行業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一時期海上主要首領是蔡牽和朱㸣。
蔡牽和朱㸣都是海盜行業的元老級人物,在此之前,他們是貨真價實的海盜,海上打劫,勒索綁票,無所不爲。
蔡牽的勢力龐大到什麼地步呢?他已經取代了清廷水師維護海上秩序,海上商船但凡購買了蔡牽頒發的執照,就能平安無虞地到達目的地。這是官府之外另一種維護秩序的暴力,暴力集團的最終目的總是獲利。
蔡牽出洋的歷史非常早,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就在海上活動。嘉慶也很早注意到此人,在嘉慶三年(1798年)八月,他在上諭中點了蔡牽的名,把蔡牽當成江洋大盜中頭號通緝人物。蔡牽和朱㸣都是當時海盜集團的頭目。蔡牽有百來艘艦艇,朱㸣也有幾十艘,艦艇中配備有新式西洋大炮,這些裝備比當時清廷的水師還先進。
蔡牽和朱㸣通過壟斷海上秩序大發洋財,成爲鉅富後,他們有了新的目標——將巨資投入到反清活動中。這個轉變對嘉慶來說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以前他認爲這些人不過是求財,現在才發現這些人根本目的還是推翻清王朝,這些海盜的犯罪活動也由“盜”變成“逆”。
蔡牽和朱㸣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跟內地反清會黨聯合,並在臺灣和沿海一帶攻城略地。嘉慶對此非常擔心,讓吉慶等人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切斷海盜與內地反清會黨的聯繫。
嘉慶七年(1802年)五月,蔡牽率領部隊襲擊了廈門附近的大擔山和二擔山炮樓,搗毀炮樓,搶走大炮。這是蔡牽第一次向清軍主動出擊,這次出擊的目的不是攻城略地,僅僅是搶奪大炮,但也暴露出了清廷海防的廢弛。事情發生後,照例是上面對下面一通責備,要求下面要加強訓練、搜捕盜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