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失敗但不屈服 (第3/6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道光未必知道耆英要整這兩人,不過他還是有正常理智的,他知道這兩人都是抗英的功臣,因爲他們英勇作戰,爲大清贏回了一些面子。道光對耆英等人說,英國人是絕對不會按照我們的要求處置他們的將領的,所以我們也不能這樣做;再說了,在鴉片戰爭中,我軍傷亡的將士更多,難道向英方要求賠償,他們就會賠嗎?
道光的話在情在理,但是迫於英方的壓力,還是表面上責備了姚瑩和達洪阿一番。風聲一過,道光立即起用姚瑩和達洪阿,雖然沒有書面表態,但實際上是爲這兩人平反。
後來,咸豐登基後,公開爲姚瑩和達洪阿平反,指出是穆彰阿、耆英等人嫉妒他們的功勞,蓄意構陷,想置他們於死地。
<h2>支持民間抗英鬥爭</h2>
鴉片戰爭後,對英軍惱恨的不僅是朝廷,人民對英軍爲非作歹的行爲也非常痛恨。在廣東、福建等沿海省份,人民發起了自發的反抗侵略者的行動。
戰爭結束後,英國侵略者以勝利者自居,在廣州橫行無忌,經常欺負當地人民。特別是在交易之時,他們仗着自己是勝利者,盛氣凌人,經常和民衆發生爭執。有時候在街上買東西,討價還價吵起來後,居然拿起東西就走人。他們上街的時候對民衆進行呵斥,如果不讓路就用鞭子抽,這些蠻橫無理的行爲激起了廣州人民的激烈反抗。
廣州人自古就有一股血性,清軍失敗之後,他們早就對清軍的無能和英人的霸道極爲憤慨,大呼:英國人僥倖獲勝,還真以爲中國人軟弱可欺啊!一些被欺負的廣州人發出這樣的喊聲:“英國人焚燒我們房舍,姦污我們妻子,殺害我們父兄,此仇不共戴天。”
在反抗侵略者的過程中,廣州人民體現出了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他們組成一個個社團,當時稱爲社學。社學本是地主階級辦的書院,後來演變爲團練和鄉勇,在廣州各縣遍佈。如果是平常時候,組織這種大規模的社團,政府早就要過來解散鎮壓了,但這次情況不一樣,他們針對的是外來侵略者。所以,政府不但不阻止,反而積極支持。
1842年12月7日,一個英國士兵強買小販陳亞九的橙子不給錢,陳亞九讓英兵付錢,英兵非但不付錢,反而用刺刀劃傷了陳亞九的胳膊。看到這種事情,圍觀的羣衆一個個義憤填膺,圍住滋事的英兵,讓他掏錢。英兵無奈之下,只好掏錢,接着逃了出去,跑到洋房,將門緊緊關閉。羣衆一路追着他,將洋房圍得水泄不通。
樓上的英軍看到這種情況,用磚頭砸下面的羣衆。此舉激起了人民強烈的憤怒,一個叫蘇亞炳的彪悍鄉民路過這裏,問清原委後勃然大怒,帶着民衆到了十三行門口,用石頭撞開大門。然後衝進去將房屋點燃,英軍看房屋起火了,過來撲救。蘇亞炳等人拔刀砍向英軍,混戰中,兩名英兵當場身亡,蘇亞炳等人也中槍倒地,其中有五位民衆傷重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