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帝國烽煙四起 (第4/10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後,道光還從陝西調了五十門大炮、兩百名火槍手到永州。到二月下旬,從外地調往湖南的官兵有四千多人。道光以爲,自己的部署已經很嚴密了,匪徒沒有不被剿滅的道理。
二月十四日,湖南提督海陵阿在大雨中率軍向五水瑤山和九嶷山行軍。趙金龍得知了這個消息,挑選了一批瑤民,讓他們僞裝成伕役,爲官兵們抬大炮和槍械。抬到一個逼窄的峽谷中時,道路更加難行,伕役們用眼光示意。一時間,伕役們拿起槍支向清軍開火,聽到槍聲,早已埋伏好的起義軍衝了出來。
海陵阿完全沒有料到會中計,他還沒反應過來,副將馬韜已經陣亡。海陵阿回頭,指揮後續部隊,想衝出重圍,不幸也陣亡。清軍大量傷亡,只有少數人逃了出去,槍炮糧食等全部爲起義軍所獲。
這次失敗讓起義軍聲勢更加浩大,清軍不敢再輕易進攻,起義軍在江華、藍山、寧遠、常寧等縣縱橫馳騁,毫無顧忌。無奈之下,道光實行堅壁清野政策,同時增派援兵,讓貴州提督餘步雲帶兵前往湖南。
起義軍仍然在不斷發展,道光忙着從各省繼續調遣援兵支援。隨着湖南援兵的增加,趙金龍的活動也受到限制。爲了扭轉不利的形勢,趙金龍兵分三路,主動襲擊清軍。道光得知戰況後,讓清軍把敵人誘到平原開闊的地方聚而殲之。道光的這個策略是不錯的,起義軍都是瑤民出身,長年生活在山裏,最擅長打游擊戰。如果讓他們分散在山裏是很難剿滅的,只有引誘到平地,才能手到擒來。
效果很快就出來了,三路起義軍中趙福才一路傷亡千餘人,趙福才本人也戰死。趙文鳳一路由於不敵,被清軍招撫,一半的人解散。
後來,起義軍退守洋泉鎮,羅思舉率軍包圍洋泉鎮。洋泉鎮易守難攻,外有羣山作爲屏障,內有河水環繞,城牆是由石頭做成,非常堅厚。羅思舉將洋泉鎮團團包圍,但他並不急於進攻,城牆實在是太堅固了。
三月二十九日,大雨滂沱。羅思舉認爲這是進攻的好機會,下大雨,起義軍一定疏於防守。沒想到起義軍防守非常嚴密,羅思舉與起義軍激戰了四晝夜,雙方損失都很大,但還是沒攻下來。
四月初六,清軍開始強攻,在大炮的猛烈轟擊下,清軍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終於攻進城內。隔日,雙方在城內展開巷戰,到了巷戰的地步,勝負基本上已經定了。趙金龍光榮陣亡,起義軍殘部雖然不肯投降,但也難逃失敗的厄運。二十四日,戰鬥宣告結束,叛亂到此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