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決定天國存亡的北伐與西征 (第7/14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2>縱橫北國,過把癮就死</h2>
咸豐三年(1853年)四月初一,北伐軍出發了。
關於北伐軍的人數還得囉唆幾句,一般認爲是兩萬人,但也有人認爲有五萬人,歷史學家范文瀾就持有這種看法。他認爲北伐軍在出發時有五萬,在過黃河之時損失了三萬,最後只剩下兩萬。
北伐軍首先到達安徽境內,整個安徽只有四千清軍,其中有一部分還是周天爵招撫的捻軍。這支軍隊自然不可能抵禦北伐軍,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來到六合縣。也就是在這裏,北伐軍嚐到了厲害。六合知縣溫紹原雖然是個小官,但跟江忠源一樣,官小志氣不小。他很早就預見到太平軍可能會攻打六合,提早做好了準備。
溫紹原是個不錯的父母官,深得民心,他老早就訓練了一大批鄉勇。在太平軍到來之前,他就把百姓都遷入城內,然後堅壁清野。兩軍相持期間,溫紹源甚至主動偷襲北伐軍的先鋒部隊,差點讓太平軍的先鋒部隊全軍覆沒。
北伐軍攻不下六合縣,只好繞開,攻打鎮守蘇州的周天爵。周天爵手下沒多少兵,但他這個人膽子非常大,居然真的模仿書中情節,玩起了空城計。城門打開,周天爵坐在城樓上悠閒地抽菸。林鳳祥非常謹慎,居然不敢攻,放棄了宿州。周天爵得理不饒人,居然還帶着三千人馬去追擊太平軍,也小有收穫。
太平軍一再受挫,損失了不少人馬,只好招募饑民。後來北伐軍又被勝保在清流關下擊敗,北伐形勢不容樂觀。從這些戰鬥中可以看出,李永芳和林鳳祥都不是那種能夠獨當一面的帥才,只能算是衝鋒陷陣的將領。
不過,這兩次失敗之後,太平軍很快扭轉形勢,接連攻克蒙城、亳州,來到黃河邊上。
清軍將領陸應谷與北伐軍在黃河邊發生了激戰,雙方都死傷不少。正在北伐軍苦於無法渡河之事,捻軍過來協助他們,擊退清軍,攻下歸德。陸應穀倉皇逃跑,歸德之戰後,北伐軍再次一路高歌,暢行無阻,接連攻破睢州、陳留、開封,一路到達軍事重鎮朱仙鎮。
儘管太平軍拔去了黃河邊上的清軍營壘,但林鳳祥和李開芳都不熟悉水戰。這兩人都是打仗還行,組織不行的角色。加上此時軍隊人數擴張,他們一時之間非常茫然。林鳳祥請求韋昌輝支援些糧草,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啊!倉皇之中,兩人也沒來得及籌備,就匆匆渡河。結果被八旗將領託明阿和善祿偷襲,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