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承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b>既然太子李承乾已經被廢黜,朝廷就需要立一個新太子。</b>
<b>魏王李泰明白李承乾被廢已是必然,最可能和自己形成競爭的就是晉王李治。</b>
<b>爲了博得太宗李世民的好感,李泰甚至表態,我有一個兒子,我死之日,當爲陛下將他殺死,然後傳位給晉王李治。</b>
<b>結果事與願違,這句話讓李世民大爲反感。太宗對身邊的大臣們說:“朕如果立李泰爲太子,那就表明太子的位置可以靠鑽營而謀取。李泰爲太子,則李承乾和李治均難以保全;若李治爲太子,則李承乾與李泰均安然無恙。”</b>
<b>太宗在太子李承乾被廢以後沒有選立魏王泰,是不希望使後世子孫看到儲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謂經營而得。而李治能夠成爲新的皇位繼承人,是因爲他身上表現出來的“仁孝”與不爭。
</b>
<b>爭奪太子席位的鬥爭,其實是大唐權力集團中關隴派與非關隴派之間的鬥爭。兩派都想圍繞將來的帝國接班人,締造自己的勢力,而爭奪尤爲激烈的是顧命大臣的席位。</b>
<b>由於李治得到了太宗皇帝最爲信任的權力大佬——長孫無忌的堅決支持,導致李泰最終落敗。自此以後,非關隴派的地位急劇下降。他們中許多極負盛名的人物,或者遭到飛來橫禍,或者死於鬱鬱寡歡,或者被派往地方,離開中央的政治圈子,最後只剩下李。李與關隴派的鬥爭,對於武則天時代的來臨,具有重要意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