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若虛早年少年得意,也是個風流人物。無奈中秀才之後,科舉之路一直不順,蹉跎到四十來歲才高登規榜,又因爲事務繁忙,依許多年沒有在詩詞上下工夫了。今日見到周楠,又是如此一個俊俏昂揚之人,當年的文青氣復甦,撫須笑道:“不用謙虛,你的東西確實作得好,本官卻是寫不出來的。”
大約是想起當年和三五好友縱情詩酒時的恣肆快意,他道:“自從唐宋諸賢以後,詩詞已鮮又如此動人心魄的佳作。我朝雖有七子諸公着力於古詩創作,卻多是拾人牙惠,東施效顰,不堪悴讀。說到底,還是他們的詩文中沒有魂,沒有情。專一仿冒古人格式,只得皮毛,徒增小爾。古人云:詩乃心生。我輩作文時,當意在筆先,有感才能發。”
“好,說得好。大老爺這一席話振聾發聵,如同鵜鶘灌頂,叫晚生收穫破豐。”旁邊,翁春有意討好,站起來一作到地。他是縣學高才生,又是一衆人青年士子之首。今日宴會自然也到了,座次也靠前,正好坐在王若虛身邊。
有他起頭,不但一衆儒生,就連士紳們也高聲附和,一時間馬屁震天。
周楠心中想:這個王若虛很狂嘛,連七子都不放在眼裏,五十歲的人了,穩重些好嗎?
王主事口中的七子指的是明朝弘治到現在詩壇上的七個領袖人物,分別是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這些人在文壇士林名頭極響,大多活着,有的人還和王若虛同朝爲官,門生故吏遍天下。王主事當衆臧否人物,也不怕得罪文壇官場老前輩?也對,這人本身就是言官出身,得罪人是他的本能。
“若是一句話就能讓你們醍醐灌頂,還需要十年寒窗讀書做什麼?”王若虛冷冷地說了一句,頂得翁春說不出話來。
見他喫憋,周楠忍不住嘴角一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