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後的最後,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需要介紹。
弘治年間,四川合州有一位叫趙官的小孩。他聽在中原做過官的長輩講,金陵城邊上有個後湖,後湖裏藏着銅版冊,不是公事的話沒人能進去,普通人只能遠遠望着,儼然如仙山一般。年幼的趙官將信未信,但印象極深。
到了正德六年,趙官進京趕考,名列三甲。他被分配到了南京,擔任戶科給事中,主管後湖黃冊庫。童年的幻想,就這麼突然出現在眼前,這奇妙的命運境遇,讓趙官驚喜莫名。
大概是因爲多了一層童年的情懷,趙官對後湖黃冊庫格外上心,一到任便做了幾件大事:將廚房從中洲轉移到荒洲,制定了嚴厲細緻的防火條款。全靠他打下的基礎,後湖黃冊庫二百餘年運營,不曾發生過一次火災。他還積極上書,要求改善駁查監生生活環境,嚴查黃冊舞弊,等等,總之是個閒不住的人。
趙官太喜歡後湖了,他覺得這麼歷史悠久的一個冊籍庫,如果不爲它寫點什麼,未免太可惜了。用趙官自己的話說就是:“惜其歷年既遠,諸例散逸磨滅,而莫肯爲之志者,使夫有事於湖者茫然無所執持,懵然無所遵守。”
趙官找到一位叫楊廉的學者,說他打算爲後湖修一部志。楊廉是在《明史》裏有傳的大人物,也曾擔任過一任後湖主官。他對趙官的這個想法大爲讚賞,鼓勵他說,你來寫,我幫你校訂。得了前輩背書,趙官士氣大振,叫上他的副手——眉州人趙濟寬,一起利用工作餘暇蒐羅一切相關資料。
這件沒有酬勞的業餘工作持續了兩年,先後八次修改,最終在正德九年成稿,定名爲《後湖志》,一共十卷。
此書名字雖然看起來像地理志,但其實裏面主要收錄了黃冊庫的沿革掌故、黃冊典籍變化以及後湖主官與朝廷之間的奏疏公文往來,還附了與後湖有關的詩文二卷——與其說是後湖志,毋寧說是一部後湖黃冊庫史。
書成之後,趙官拿去請楊廉校對,不料卻驚動了一位更厲害的人物,叫羅欽順。羅欽順是江右大儒,號“整庵”,曾與王陽明書信辯論良知之說。他看到《後湖志》後,頗爲欣賞,稱讚說:“自今以往有事於湖上者,既得有所據,以適夫損益之宜,以謹厥藏,將永永無弊。”並欣然爲之作序。
趙官此舉,也得到了繼任者們的認同。在他之後,嘉靖二十八年的後湖主官萬文彩、李萬實在其基礎上,增補了正德、嘉靖兩朝文件;此後嘉靖四十一年,又有陸鳳儀再次修訂。此後萬曆、天啓兩朝,也有人不斷增補,遂形成了現存的《後湖志》規模。可惜崇禎一朝,黃冊形同虛設,後湖主官也沒什麼心思繼續增補,以致缺少了明末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