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 / 葉聖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凡是文章,都假想有讀者的,寫作的態度和方法因讀者的不同而變換。說話也是這樣,同是一場演說,對中學生講和對社會大衆講,內容儘可不變,可是用辭的深淺、引例的難易以及口吻、神情等等都該不一樣纔對。
書信的讀者是限定的特殊的個人,作者自己和這個人的關係,寫作的時候須加以注意。寫給老朋友的信和寫給未曾見面的陌生人的信應該不同,寫給長輩的信和寫給平輩或下輩的信也應該不同。言語上的一切交際禮儀,在書信中差不多完全適用。
從一方面說,書信比言語更要注意禮儀。因爲我們當面對人說話的時候,除了聲音以外,還有舉動、神情、態度等等幫助。學生拿了書本對先生說:“給我解答一個問題!”這明明是命令口氣,但那學生如果是鞠着躬用着請求的態度說的,先生聽了決不會動氣。在書信裏就不然了,書信是用文字寫成的,除了文字以外沒有舉動、神情、態度等等幫助,一不小心就失了禮儀,使讀者不快。所以“給我解答這個問題”這一句話。在書信裏非改作“請給我解答這個問題”不可。歷來書信多用敬語,原因就在這上面。
書信裏的稱呼向來是很複雜的。稱對手的有“仁兄大人”“閣下”“足下”“執事”“臺端”“左右”等等,自稱的有“愚弟”“鄙人”“不佞”等等。現在改得簡單了,除彼此有特殊稱呼的(如母舅和外甥、表兄和表弟、叔叔伯伯和侄等)以外,一般的尊稱是“先生”,知友稱“兄”,自稱是“鄙人”或“弟”。“我”字向來是不常用的,現在不妨用了。“你”字有“你”“您”兩個,稱同輩以上該用“您”,稱同輩以下不妨用“你”。
書信通常用請安問好作結,署名下常用“頓首”“敬啓”“拜啓”“敬上”等字樣。這種敬語,在最初也許是表示真實的情意的,流傳下來,成了習慣,就是一種禮儀的虛僞了。在可能的範圍內,這等地方應該力求簡單合理。
書信在文章以外,還有許多事項應該注意,如書寫的行款、信箋的折法、信封的寫法以及郵票的粘貼方位等等都是。這些事項大概可以依從一般的習慣,而且與文章本身無關,所以這裏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