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 / 葉聖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讀過了許多篇文章了。自己反省一下,覺得從這許多篇文章得到的影響並不一致:在讀了某一些文章之後,我們除了知道了一些什麼以外,不再感覺別的;可是在讀了另外一些文章之後,卻不僅知道了一些什麼,還受着它的感動,它好比一塊石頭,投在我們“心的湖泊”裏,激起了或強或弱的波動。譬如,我們讀了《叢書集成凡例》21,不過知道《叢書集成》是怎樣一部書罷了;可是我們讀了《海燕》,卻使我們心目中出現了成羣的小燕子,在春光如海或是碧天萬里的背景之前,上下飛翔,我們因而感到一種欣喜或是哀愁。同樣是一篇文章,給與我們的影響竟會這樣的不同。
原來文章除了從前說起的最基本的分類法22以外,還可以有其他的分類法。像《叢書集成凡例》那樣的文章,目的在將一些知識傳達給人家;像《海燕》那樣的文章,目的在將一些情感傾訴給人家。前者叫作知的文章;後者叫作情的文章。因爲作者的目的不同,讀者所受的影響也就各異。讀了知的文章,可以擴大知識的範圍,但情感方面不會有什麼激動;讀了情的文章,可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雖然也可以從其中接受知識,但接受時候的心境是激動的而不是平靜的。
知的文章和情的文章不能夠依據了文體來判別。同樣是記敘文,有屬於知的,如《五四事件》23,有屬於情的,如《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24。同樣是論說文,有屬於知的,如《圖畫》25,有屬於情的,如《朋友》26。
知的文章和情的文章,如果用圖畫來比擬,前者猶如用器畫,而後者猶如自在畫。用器畫所要求的是精密與正確,要達到這樣地步,唯有對於當前事物作客觀的剖析。自在畫所要求的是生動與神化,要達到這樣地步,必須對於當前事物作主觀的體會。十個人對同一事物畫用器畫,只要剖析的不錯,畫成的十幅畫就完全一樣。十個人對同一事物畫自在畫,彼此的體會未必一致,畫成的十幅畫就大有差別。用器畫家以純理智的眼光去看事物,把個人的情感擱在一旁,所以剖析相同,成績也相同。自在畫家通過了個人的情感去看事物,一切都給染上了個人情感的色彩,所以體會各別,成績也各別。
試取幾種物理教科書來看。其中講力學的,講聲學的……無非這麼一些意思,不過字句之間略有不同罷了。原來這些是同於用器畫的知的文章。又試取幾篇哀悼某一個人的文章來看,就見到他們的意境各各不同。原來這些是同於自在畫的情的文章。
作知的文章,第一,自然要求觀察和認識的精密與正確,這是個根本條件。如果觀察和認識不精密,不正確,無論你筆下的工夫怎樣了不起,決不能夠寫出好文章。第二,對於所謂消極修辭的工夫要充分注意。
作情的文章,不但要記錄事物,表示意思,並且要傳達出作者的情感,爲達到這個目的起見,就得放棄了尋常的寫述手法,而致力於描寫的工夫。所謂描寫,淺近地說起來,就是種種積極修辭方法的適當的應用,如譬喻,如擬人、擬物,如借代,如摹狀,如鋪張……這些修辭方法都是直接訴之於感覺的。惟其直接訴之於感覺,所以能有傳達情感的效果。“時令交春了。”這樣一句話中,沒有什麼情感可言。但是說“春天和我們同在了”,我們就感覺春天宛如一位可愛的朋友,他的到來帶給我們無窮的希望;這就可見這樣一句話足以傳達出欣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