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艾略特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在巴黎安頓下來沒多久,就認識了一位備受敬重的神父。這位神父常成功引領無神論者或異教人士重回天主懷抱,因而名聞遐邇。神父也是外出用餐的好同伴,爲人十分詼諧,服務對象僅限達官貴人,雖然出身貧寒,卻經常出入名流宅邸。因此,艾略特自然想接近他,於是向一位美國貴婦私下透露,他的家族雖屬聖公會,自己向來卻對天主教會相當好奇。這位貴婦也受神父開導而改信天主教不久。某日傍晚,她邀請艾略特與神父,三人共進晚餐,神父果然風趣幽默。貴婦把話題帶到天主教,神父便口沫橫飛地說了起來,但並非是賣弄所學,而是以凡人自居(雖然身份是神父),向另一名凡人傳教。艾略特這才發現,神父對他了如指掌,不禁受寵若驚。
“旺多姆公爵夫人前幾天才提到你,說你聰明過人。”
艾略特雙頰泛紅,高興極了,雖然晉見過公爵夫人,但從未想過自己會被當一回事。神父講述自身信仰時,散發着睿智和慈祥,不但心胸開闊,觀念與時俱進,更寬容爲懷。他口中的天主教會,在艾略特看來就像精英俱樂部,凡是有文化教養的紳士都理應加入。半年後,艾略特便皈依天主教,並且大力贊助教會慈善活動,因而打通了更多人脈。
或許他背棄聖公會的動機並不單純,但虔誠之心毋庸置疑。每逢禮拜日,他必定上教堂參加彌撒,出席人士非富即貴;他也經常前往告解,並定期造訪羅馬。經年累月下來,梵蒂岡爲了表彰他的虔敬,賜予他“教宗侍從”的頭銜;而他孜孜不倦地履行職務,因而獲封爲聖墓騎士團的成員。由此可見,無論身爲天主教徒或凡夫俗子,他都成就斐然。
我時常納悶,艾略特如此聰穎、有禮又具內涵,是基於何種緣由,纔會執着於趨炎附勢。他並非一夕致富的暴發戶,父親曾是南方一所大學的校長,祖父則是頗具聲望的牧師。聰明如艾略特,勢必曉得許多接受他邀請的客人,只是想免費飽餐一頓,他想必也清楚有些人根本胸無點墨,或毫無長處可言。然而,他甘願被響亮的頭銜矇蔽,罔顧他們的缺點。我只能猜想,這些士紳的家族源遠流長,若能與他們熟識,併成爲他們夫人的門客,應能帶來歷久不衰的優越感;我認爲,他汲汲營營背後的動力,反映出狂熱的浪漫精神,得以讓他在羸弱瘦小的法國公爵身上,看到往昔與聖路易九世東征聖地的十字軍身影,或在作風狂妄、性喜獵狐的英國伯爵身上,瞥見跟隨亨利八世前往金縷地9的祖先。艾略特與這些人來往,就彷彿親炙過去那段英勇的榮光。我想,他若翻開記載歐洲王族家譜的《哥達年鑑》,心裏一定有股暖流湧上,映入眼簾的每個名字,都逐一喚起了古時戰役、圍城事件、著名決鬥、外交謀略與諸王情史。艾略特·譚伯頓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