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初刊於《現代人》雜誌,1847年第5期。
親愛的讀者,我要向諸位介紹的是一個七十來歲的人,個頭兒又高又大,面貌有幾分像克雷洛夫,耷拉的眉毛下面露出明亮而聰慧的眼神,氣度威嚴,語調從容,步態緩慢——這就是奧夫謝尼科夫。
他穿的是一件肥大的藍上衣,袖子很長,紐扣一直扣到上面,脖子上圍一條淡紫色綢圍巾,腳蹬一雙擦得鋥亮的帶流蘇的長筒靴,從大體上看,很像一個富足的商人。他的手很好看,又軟又白,在說話的時候常常抓住自己的上衣紐扣。
奧夫謝尼科夫的威嚴和鎮定、機靈和懶散、正直和頑強,常常使我想起彼得大帝時代以前的貴族……他如果穿起古代的無領長袍,那是很相稱的。這是舊時代遺留的人物之一。鄉鄰們都特別敬重他,認爲結識他是榮幸的。與他同輩的獨院地主俄國的一種小地主,一般都是十六、十七世紀邊防軍下級軍官的後裔。通常只有一個院子,少量土地。們對他無比崇拜、畢恭畢敬,把他引爲驕傲。
一般說來,在我們這裏至今很難說獨院地主和莊稼人有什麼區別:他們的家業幾乎比莊稼人還小,小牛還沒有蕎麥高,馬勉強活着,馬具是繩索做的。奧夫謝尼科夫在總的規律中是個例外,雖然也算不上富有。他和他的妻子住在一所舒適而整潔的小房子裏,用的僕人不多,他要他們穿俄國服裝,稱他們僱工。他們爲他種地。他不冒充貴族,不裝作地主,從來不像通常說的“得意忘形”:第一遍邀請他入席,他決不就座;有新的客人進來,他一定站起來,可是那態度親切而莊重、威嚴;客人向他行禮時也總會把腰彎得更低。
奧夫謝尼科夫保持古風不是由於迷信(他的心靈是非常自由的),而是由於習慣。比如,他不喜歡彈簧座的馬車,因爲他認爲並不舒適。他要麼乘坐賽跑馬車,要麼乘坐帶皮墊的漂亮小馬車,而且要親自駕馭他那匹棗紅色的良馬(他養的全是棗紅馬)。車伕是一個面頰紅紅的年輕小夥子,頭髮剪成圓弧形,穿着淡青色外衣,戴着低低的羊皮帽,腰束皮帶,恭恭敬敬地跟他並排坐着。
奧夫謝尼科夫在午飯後總要睡一會兒,每到星期六都要洗個澡,讀的全是宗教書(而且讀時都要鄭重地戴起他那圓形的銀框眼鏡),每天都早起早睡。不過,他常刮鬍子,頭髮留的是德國式的。
他招待客人非常親切和熱誠,但是對客人不卑躬屈膝,不忙活,不把什麼乾的和醃的都拿出來敬客。“太太!”他也不站起來,只是略微朝她轉過頭去,慢條斯理地說,“拿點兒什麼好喫的招待客人。”
他認爲出賣糧食是罪過,因爲糧食是上帝賜的。在一八四○年,在大饑荒和糧價飛漲的時候,他把全部儲糧分發給附近的地主和莊稼人;到第二年他們都懷着感激的心情紛紛來歸還糧食。
鄉鄰們常常跑到奧夫謝尼科夫這兒來請他評理,爲他們調解,差不多都服從他的評判,聽從他的勸告。有許多人多虧了他,才完全劃清了地界……但是在和女地主們打過兩三次交道之後,他就聲明,決不參與調解女人之間的任何爭端。他不喜歡着急和慌張,不喜歡婆娘們的閒言碎語和“忙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