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鄭標擔心即便兌換比例較市面爲低,但如果那些擁有借糧條的百姓還是蜂湧前來兌換真金白銀,那樣還是會讓淮軍的“硬通貨”大量外流,造成無法發放軍餉、給爲淮軍地方政權效力人員發俸祿的局面。
陸四一想也是,他暫時還沒有精力理順經濟包括金融方面的事,所以讓鄭標每天只許兌五千兩左右。
其實也是做個小試點的意思,看看借糧條會對民間經濟結構產生什麼影響,之後再在政權穩固後加以調整改進。
鄭標前後籌措了有八萬多石軍糧,可以保證兩個月作戰需求,也能頂到夏糧收割。
三個辦法也是對淮安府境淮軍實際控制區域的變相“暴徵”,但只要淮軍能夠立足不敗,最終對百姓的傷害不會太大。
說白了,也是沒辦法。
爲了儘可能減少糧道拉長對運輸的壓力,以及儘可能減少運輸途中糧食的消耗,陸四以沐陽城作爲存糧基地,這樣可以縮短一百里的運輸距離。
除沐陽外,又圈定三處地方爲糧站,兩處設在運河邊桃源縣境內,一處設在海州贛榆縣境。三個糧站各囤糧五千到一萬石不等,並派兵駐守,確保淮軍主力進入徐州境內後糧草供應能跟上。
糧草運輸這一塊,陸四已決定讓第二鎮的第六旅,也就是他表大爺陳大佐那一旅專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