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舟山前線的英國人爲了最快速度地獲得格鬥士戰鬥機,不惜損耗地使用了跨越半個地球的空中轉場方式,而紅軍則是通過蘇聯走陸路加空中轉場的方式進行。
具體的做法,就是FW90戰鬥機造好後運進蘇聯,通過鐵路運到西伯利亞,組裝起來,然後轉場飛到蒙古,在那兒加油後,再度轉場飛行飛到太原,在太原加油後再度轉場飛往江浙兩省。
這條陸上—空中飛機運輸線早在九月份時就開闢試運行過,不過當時運來的是蘇制的I16戰鬥機。十一月十日這天,第一批造好的被拆成零件狀態的FW90通過鐵路從東普魯士進入蘇聯。到十二月二十日,紅軍便接收到了第一批穿越了大半個蘇聯運來的四十架FW90戰鬥機。而在1936年的一月裏,紅軍又通過這條交通線,另外獲得了一百四十架FW90,完全補足了先前的損失。
比起通過海路獲得飛機,這種陸路和空中轉場的方式更快,只是無法獲得足夠多的零配件。不過現在的紅軍缺少的不是零配件而是實體的飛機。
也正是因爲擁有這條空中補給線的打底,紅軍纔有底氣在滬杭打一場殲敵一萬,自損三千的空戰血拼。
當然在這過程中,斯大林和山西的閻錫山都撈到了不少好處。蘇聯方面就私下扣壓了八架FW90用於自用和測試,而閻錫山那邊,當時全面抗戰已經暴發,作爲合作抗日的需要,一部分轉場的飛機被安置在山西,爲太原機場和閻錫山提供空中掩護。
而到了1936年一月,隨着日本入侵,另一批蘇聯援助I16戰鬥機也開始入駐太原,一起進駐的也有來自蘇聯的飛行員。
1935年六月後,蘇聯援助中國的I16戰鬥機遭遇了不受歡迎的尷尬。不光是紅軍的飛行員不想要,就連蘇聯派過去的援華飛行員,在飛過FW90後,同樣也不想駕駛“國產”戰鬥機上天空戰。而爲了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蘇聯飛行員資源,紅軍這邊更將多餘備用的FW90和He51交給蘇聯空軍駕駛。I16當時只能尷尬地充當轟炸機用。
這一消息傳回蘇聯,斯大林得知此事後大爲不滿,問明原委後,他連發幾個電報催促廠方加快生產速度。在這位鐵腕強人的壓力下,蘇聯加快了I16-5型戰鬥機的生產速度。一二·五滬航空戰時,唐珏陽能夠那麼早就駕駛最新型的I16參戰,斯大林的鐵腕干涉功不可沒。爲了給I16配套的新式發動機能夠儘早投產,蘇聯國內一切部門全力運轉起來爲其加快投產服務。在動員能力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這裏盡顯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