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關於那兩艘惡魔德艦的具體性能,英國人現在也有了初步的判定結果。
卑爾根之戰後,身負不輕內傷的納爾遜號戰列艦返回本土維修,英國技術部門的人員上船仔細檢查了艦上五處被德艦主力艦炮打中的創口,藉此推斷對手火炮的穿透能力。
然而檢查的結果,令人震驚而又絕望。除了那發意外的跳彈外,餘下命中的四發都形成了可怕的擊穿效果。檢測的結果出來後,英國專家都認爲,納爾號上的主裝甲帶根本就抵擋不住對手同級別的十六英寸艦炮。
而沙恩姐妹艦的裝甲厚度,在當時清晨的炮戰中,英國海軍也有了初步的印象。戰鬥中兩艦也多次被英國海軍打出的從十四到十六英寸口徑的炮彈命中,但由戰場反饋的情況看,實戰中的效果都很一般。那些炮齡在二十年左右的“老炮”,明顯已啃不動德國新銳戰列艦的厚皮了。
這一結果令皇家海軍上下集體抓狂。因爲皇家海軍寄以厚望的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原設計要用於對付沙恩姐妹艦的該級戰列艦,其主炮口徑僅僅只有十四英寸。
雖然新研製的十四英寸主炮威力比舊式的同口徑主炮要大,但卑爾根海戰的結果表明,在對手厚實的裝甲面前,就連十五英寸主炮的威力都顯得明顯不足,還未造好的喬治五世級的首艦,威爾士親王號,其主炮還未裝上軍艦,就已經過時了。
而造成這一切的惡果,正是從前英國人將沙恩姐妹艦視爲“戰巡”造成的。
1938年到1939年,德國大批新銳戰艦紛紛下水服役,已經引起了英國海軍的警覺。英國首相張伯倫因此要求加快國內新艦的建造速度,但是由於承平日久,英國國內的造船能力蛻化嚴重,新式的艦炮的開發更是嚴重拖沓,技術流失嚴重。
當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的性能大體數據浮出水面後,給英國皇家海軍造成了不小的震動。原先爲了節省預算的英國政府總算願意掏出真金白銀來,將該艦的火力設計由十門主炮恢復成了原定的十二門,並要求造船部門儘早地建好該艦以應對沙恩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