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一開始,德國的坦克的開發,就定下了:較大直徑負重輪、傾斜裝甲、扭杆彈簧懸掛這三大發展方向。
而坦克開發的遠期方案,則是以三十噸坦克、88毫米-105毫米坦克炮、柴油發動機、通用底盤爲終極目標。
艦男位面一號坦克發展史
早在1932年希特勒比歷史提前半年當選德國總理之前,德國陸軍軍械局在1931年就祕密下令開發一種造價低廉,能立即生產的過渡型坦克。幾家公司公展開競標設計,結果都十分相似。軍方最後選中克虜伯公司設計的LKA1底盤,爲了保密,稱其爲農業拖拉機。
如果就這麼按原來的歷史走下去,克虜伯公司要大概一年半的時間,即一直拖到1934年四月,才能將這個型號的坦克正式定型,即後世的著名的5.5噸級別的I號坦克。
克虜伯公司開發設計的一號坦克是不折不扣的訓練坦克,兩人車組,武器僅能安裝兩挺7.92毫米機槍,裝甲薄,常見有許多開口、裂縫和焊縫,車體強度差,連說是反坦克炮了,就連帶鋼芯穿甲彈頭的機槍或反坦克槍,都能輕易地擊毀他。
不過希特勒在1932年提前半年上臺後,在穿越者的干涉下,已經開發出毛胚的克虜伯公司的LKA1底盤,被直接扔到了一邊。知道自己是在和時間賽跑的希特勒,已沒時間去等克虜伯公司完善的他的設計,他直接要求克虜伯公司直接抄襲英國著名的維克斯輕型坦克設計,並定下達硬性指標:在1933年八月前必須生產出超過五百輛坦克交付陸軍坦克教導師使用。
在這之前,德國方面已經通過蘇聯,偷偷地獲得了一輛維克斯坦克,以及蘇聯方面轉手倒賣提供的該型坦克的圖紙。(注:蘇聯一開始購入維克斯MK.E的目的即對這種坦克進行測評,測試結果發現MK.E比他們自己研發的坦克還要來的優秀,因此向維克斯購買生產授權在蘇聯大量生產,蘇聯自制的MK.E即爲T-26輕坦克。一開始蘇聯生產的T-26爲A構型(換裝蘇聯制DP機槍),隨後將炮塔改裝變成一炮塔安裝37毫米炮,另外一個炮塔仍然安裝機槍的混合構型,這兩種構型並沒有生產非常多的數量,真正量產的款式爲B構型修改型,安裝了45毫米坦克炮以及2挺機槍。最終生產型T-26除了改用了焊接製法,還採用了加入避彈構型的鑄造炮塔。)
克虜伯公司依蘇聯人的提供的維克斯坦克的圖紙,直接開始生產德國版的維克斯坦克,德國陸軍將其命名爲一號坦克。在此期間,德國方面也得到了一輛維克斯坦克的蘇聯改進型——即著名的T26輕型坦克。(注:歷史上蘇德蜜月期時,蘇德兩家軍事交流是非常廣泛的,早期型的3號坦克甚至在蘇聯測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