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吸收了兩家坦克設計的特點後,克虜伯公司的坦克設計師,依漢娜的要求對維克斯坦克進行了以下的改進。
1、加強承重懸掛構件的強度設計,進行類似T25的改進,以便其能達到漢娜提出來的十噸坦克的設計標準。
2、參考T26的佈局結構,改兩人車組爲三人車組。
3、擴大炮塔座圈,依漢娜提供的草圖爲參考,重新設計炮塔,提高後座空間距離,以便能安裝一門40毫米/60倍徑的反坦克炮。
雖然心急火燎的希特勒下達了1933年八月前就要交貨的硬性指標,但實際上完全沒有準備好的克虜伯公司,一直拖到當年十一月纔開始量產坦克,第二年一月僅完成三百輛I號A型坦克的生產計劃,而餘下的240輛一號A型坦克,則是被奔馳公司和“艾瑞絲·蒂法”公司在此期間完成了訂單。
主要原因還是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以德國那糟糕的軍工生產體系的因素。在知道德國軍工體系生產如此拖沓之後,希特勒不得不從上臺一開始就對德國國內的軍工體系進戰略性的調整,也影響到了該型坦克的生產。
不過此時的一號A型,只能說是一個半成品——爲其配套的40/60倍徑的反坦克炮,此時根本連影子都沒有。古德里安的三個坦克教導師接收到的540輛一號A型坦克,都只能臨時裝上一挺7.92毫米的機槍湊數。
不僅如此,爲了加快生產速度,節省成本,這批一號坦克雖然完全可以承受十噸的體重,但A型裝甲都被減薄到8-12毫米,僅能抵擋步槍和普通機槍子彈,使用專業的反坦克槍就可以輕鬆地擊穿其正面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