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核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幾百光年範圍內的星際航行還體現不出什麼問題,但當這個距離一下子拉長到數千光年乃至數萬光年,曲率倍速的不足就成了致命傷。
就算人類的壽命早已延長了數倍,但也絕對承擔不起這種動輒幾十年上百年的航行時間的。
雖然伊娃早早就將“星河”號上的超高倍率超光速曲率引擎的圖紙拿給人類科學家們去逆向研究了,但因爲這種技術實在是太過超前,始終無法真正複製出同等功率的超光速引擎。
直到星橋系統一出來,人類文明才意識到,相比起無止境地堆高引擎功率,增加航速,他們更應該做的,其實是“修路”啊!
一輛發動機功率再大的越野車,在沒有修路的野外,行進速度是怎麼也不可能比得過一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小排量轎車的。
這一點放到宇宙中也是一樣——依舊停留在物質時空層面的超光速曲率航行,除非到了梅爾塔人那種喪心病狂的20萬倍光速的超高速,否則是絕對比不過在星橋或者網道這樣的“高速公路”中的航行速度的。
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的發現,靈能文明
雖然人類聯邦的高層很饞星橋的便利,極度渴望將這種星際交通幹道鋪設至每一個殖民地,但很遺憾的是,擁有建造星橋能力的,只有李恪一個人,而且每造一段星橋都得耗時良久。
很顯然,人類聯邦是沒有那個膽子敢強迫李恪無休無止給他們當苦力的,因此也就只能把這種事放在心裏想想了。
而李恪雖然也認識到星橋這種東西的便利,但知曉古聖記憶的他也同樣清楚,這種本體位於亞空間中的星際交通設施,安全性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別忘了,隔壁宇宙當初的天堂之戰中,比星橋更加完善的網道是怎樣被攻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