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標準的缺失,令雙方都感到空虛和茫然。社會組織中的人,尋找標準,或許是一種本能。完全無視標準,是一種極爲難得的天賦,這是自幼即埋藏在軀殼內的厚贈,這樣的人,往往會有一番成就。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張堅信的解釋,讓謝雙瑤有些將信將疑——她知道自己大概算是有這種天賦的人,謝雙瑤從小到大當然也接觸過一些社會的規訓,但她從未受到絲毫影響,對自己有片刻的懷疑。張堅信也指出了這一點,他認爲謝雙瑤是沒有帶上任何思想烙印的,她在買活軍中推行的思想,根據張堅信的觀察,既沒有對規訓的痕跡,也沒有對規訓的叛逆,而是完全從自身利益出發進行的佈局。
從天界的仙畫資料來看,天界當然是存在婚姻的,這就一定存在關於婚姻的標準,而謝雙瑤對這種標準並不遵守也並不叛逆,可以推出她從來沒有片刻把這種標準放在心上,而是以自己的理解來對這種社會組織形式進行了新的定義。
這……是很少見的品質嗎?感覺不應該是人人都有?真的有些人的精神領域會需要別人放進去的一根標杆,甚至因爲標杆的缺失而產生迷茫嗎?
人類的心理,有時真是讓人無法理解的玄妙領域,然而事實就擺在這裏,和謝雙瑤預計的,不但差距甚遠甚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社會心理學也太複雜了……這讓理科生很難辦啊!
她原本以爲,新道德體系的空虛感,在男性身上會體現得明顯一點,畢竟你看那些嚷着‘新倫理’的學子還是男性居多。女子這裏,突然間獲得了這麼多的自由和權利,高興滿足還來不及呢,怎麼會空虛呢?
可沒想到,這種滿足,就算是有,也僅僅是侷限於25歲以上的人羣,那些在幼小時就進入新生的女性,她們向知識教靠攏的傾向是格外突出的,她們從小就得到了這些新權利,根本就不當一回事了,和那些終於能擺脫舊規矩,在對舊規矩的叛逆中,享受到滿足感的年長者比,她們反而特別需要一種新規矩,以此來獲得或者迎合,或者叛逆的滿足。
人性真的如此盲從和軟弱嗎……
就算在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地驗證了這個對人類羣體來說或許有些難堪的假設,但謝雙瑤每每必須直麪人性真實的時候,還是有幾分說不出的失望和羞赧,當然更令人不悅的是,對於這些人性的醜陋,她壓根無法逃避,只能直面,甚至大多數時候都必須妥協。人性需要什麼,就必須給予什麼,這是統治的基本邏輯,統治者在某一方面奪走了百姓的自由,那就必須在另一方面給他們提供足夠的補償。否則,政權的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真的要強迫自己去給出一個標準嗎?就像是‘白籬笆、獨立房子、i van、25個孩子’?要給到如此具體嗎?一個人什麼時候讀書,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結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