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側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日軍緊鑼密鼓的準備時。清軍也在進行最後的準備。根據情報顯示。聶士成等人已經對日軍的戰略有一定的瞭解,所以在制定方案的時候,則是在仁川一線遲滯對方,而將主力集中在平壤附近與日軍決戰。
考慮到日軍的火炮優勢。在防禦工事的修築上。以暗堡爲主,明堡爲輔。設置大量的機槍、迫擊炮預設陣地,並用交通壕鏈接。而且在主陣地後方,還設置了多道防線,一方面放置一點突破全線崩潰,另外在戰術上,也有極大作用,考慮到日軍進攻都是炮兵轟擊過後步兵豬突。所以爲了減少日本炮兵對部隊的傷害,在日軍開始進攻時。主陣地只留下部分警戒部隊,主力部隊則在二線待命,然後在炮擊過後,再進入陣地作戰。
在輕武器配備方面,邵宇等人發現。在沒有堅固的水泥工事的保護下,重機槍組因爲編制重量較大,所以機動起來十分的不方便。一旦被發現,八成要被敲掉,所以聶士成除了要點佈置部分重機槍外,將多餘的重機槍送回旅順,而把更多的輕機槍裝備部隊,這極大的提高了支援火力的生存能力。
在炮兵方面。清軍的75野炮則有一些雞肋。重量大不說,而且射程不如日軍的炮和炮,射擊角度也沒有優勢。所以一旦開炮很容易被日軍壓制。在這種情況下,聶士成把75炮佈置在2種地方,一種是高山上,利用高度優勢來彌補火炮射程不足。另一種則是佈置在加固掩體中。這些掩體都是水泥工事,一般火炮很難摧毀。
同時,爲了彌補火力密度,老李還專門運過來意大利新生產的迫擊炮,在射程和威力方面比原有的82迫擊炮高的不是一點半點,而且在設計零件時也考慮到人力攜帶的需要,雖說重量很大,但是每個部件都不算重。這些武器被安置在比較靠後的發射陣地或者榴彈炮打擊的死角中。在後來的戰鬥中有非常好的表現。
而作爲清軍最強打擊力量的榴彈炮則被集中使用。分成若干個炮羣。負責對重點地區的火力支援和壓制對方前出的遠程火炮。
從總體佈置上來講,平壤的整個防禦體系強調的是有多層防線構成縱身,大量設置反斜面陣地,側打、倒打陣地。大量佈置雷區。組成了由輕機槍和迫擊炮爲主的火力網。同時多層防線的設置使得整個防禦體系有足夠的縱身,有效防止了一點被突破全線潰退的局面。同時爲了保證後路的安全以及隨時支援前線。聶士成還留下了一定數量的預備隊。
清日雙方在經過2個月準備後,都憋足了勁。準備圍繞平壤展開決戰。在那大戰前的平靜期中,即使在空氣中都能聞到火藥味。北洋陸軍的官兵們一次次加固工事和檢查武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血戰。
感謝書友txd123,巡航a,冰月星空的月票打賞~~平壤大戰即將展開,大家支持一下吧~~側位的收藏已經快6900了,第一章訂閱居然還不到600,還是在強推期--!實在讓人有些受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