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行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野史系私家所撰,對史料的取捨較爲自由,由此便可以記隸和保存許多正史不載的內容。
像《左傳》、《國語》、《吳越春秋》等史書,歷來治史者多當正史來讀。一些正史不載的美人計故事,幸賴得以保存。
如鄭武公嫁女屠臣矇蔽胡國。後輕易圖之;蔡侯獻舞痛恨息侯出賣自己,於楚宴上誘引楚文王,使其劫扭虧爲持滅亡息圖;越王勾踐採文種滅吳九術,幾番運用美人計,從而起死回生,最終滅掉吳國;等等,今人多不懷疑這些情節的真實性。
文學作品(主要是歷史小說)綜採正史、野史軼聞和民間傳說。也記錄和保存了不少美人計故事。
羅貫中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重筆描寫了兩段美人計故事,即王允獻婢除董卓和孫權進妹賺劉備。
貂嬋這個人物各類史書均不見載,她的命運是與王允、董卓、呂布聯繫在一起的,王允使布殺卓,見於史籍記載。問題的焦點是王允使布殺卓。是否藉助了貂嬋爲誘餌。
研究《三國演義》的學者肯定說,羅貫中在撰著《三國演義》時所閱讀參考的資料,有些已經失傳,因此很難斷定《三國演義》中某個未見史載的人物或情節屬於虛構。
譬如該書第九十六回寫了個大將張普,《三國志》、裴松之注及其他史書均不見載。後清末光緒年間發掘出強普先君及先兄墓,才知張普並非虛構人物。
目前尚未發掘出可以證明確有貂嬋其人的出土文物,但仔細研讀《後漢書》和《三國志》中有關王允、呂布、董卓的偉記,仍能發現不少蛛絲馬跡。
據《後漢書呂布傳》載雲:“卓以布爲騎都尉,誓爲父子,甚愛信之。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卓自知兇恣,每懷猜畏,行止常以布自衛。嘗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顧謝,卓意亦解。布由是陰怨於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於侍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見司徒王允,自陳卓幾見殺之狀。時允與尚書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因以告布,使爲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