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行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這三家中,對於潛意識分析最爲成熟的是榮---格(jung)。榮---格所創立的分析心理學目前爲止是微觀心理學中最爲令人激動的學說之一,是許多心理學家中走得最深的一個。
在榮---格的著作中,潛意識稱爲無意識。他說:“意識這一心靈現象是具有某種狹隘的性質。在給定的某一時刻,它只能包容很少同時並存的內容,餘下的一切便是無意識。只是通過意識的連續運動,我們纔對意識世界獲得一種行進感、獲得一種一般的理解或感知。我們決不可能獲得整個的意象,因爲我們的意識太狹窄;我們只能窺到存在發出的閃光。”
“意識完全是對外部世界的知覺和定位的產物。”榮---格特別強調用直覺來發現無意識,他在自己的醫學實踐中也常常如此行事。榮----格認爲,無意識就是一個巨大的歷史倉庫。
如果從這一點講,第六感本身,也是自己心靈世界的內容。
那麼無意識是如何漂浮到意識中來的呢?對此,榮---格也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描述。
不過我們從這一段話中似乎可以看出點什麼:“無意識過程不是直接被領悟到的;它們只是在其產物中顯現出來,根據這些產品的特殊性質,我們設想在它們背後一定還隱匿着某種東西。”在這裏,他用了“產物”這個詞,我覺得這個特別重要。
它說明榮---格認爲,從潛意識中漂浮出來的第六感是無意識運作出來的,而無意識是的運作,或者說一切心靈的事物的運作,乃至法界的一切,都是心識的變現,因此,第六感也是源出於第八識。
我們對於第八識的理解,要儘量從“含藏”和“功用”兩個角度進行。它們不是實在體,它們是個過程,是象瀑布一樣的過程,它們即是一個事物或多個事物,它們又不是這個事物或多個事物。
第六感所知的事物,其實全出於我們的所說的“心”,自然,這個“心”不僅僅是意識,不僅僅是第六識,或者說它本質上不是意識。
我們日常“分析”的習慣在榮---格那裏評價也並不高,而且,他認爲西方是長於分析,這正是西方人的一個弱點,他甚至說哲學家根本不知道思維是什麼東西。他說,“不能再繼續奉行那種忽視無意識和心靈學存在的任何一種傳統心理學的觀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