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平靜回答他,“事從權宜。戶部的情況沈大人應該清楚,若說這一場水患不足以拿不出賑災錢糧,可日後呢?元承並不敢賣官鬻爵,所捐納的皆是虛職,且這些富賈們爲朝廷賑災出了力,原本也該給予一些獎賞。沈大人坐鎮兩淮鹽務,不能隻眼盯着富庶的揚州,還要多想想遼東,西北,治淮,治黃河等等朝廷需要用錢的地方。”
“周大人未雨綢繆,是替朝廷賺錢的一把好手。”他輕笑着,眼中卻無半點笑意,“那麼我想請問周大人,兩京大內一貫號稱有十萬宦臣,如此龐大的人羣,卻人浮於事,虛耗財力物力,爲何不裁減了去,每年倒能省儉出不少銀子。”
這個問題不是我能決定的,我坦言道,“國朝宦臣的人數是立國之時便定下的,歷來也是由皇上親自裁奪。元承對此也不敢妄議。”
“怎麼周大人又謙虛上了。當今朝堂,還有你不敢議之事麼?天家不飾節儉,以舉國之力蓄養如此多家奴,難道不該進言勸誡麼?”
我微微頜首,依舊真誠說道,“沈大人的意思是要陛下從自身做起尚儉,這固然沒錯,可也只是節流而已,朝廷還需找到開源的法子。元承絕不是說捐納這個辦法好,這畢竟只是一時權宜之法。至於怎麼能令國庫充裕,百姓富足還有賴於沈大人爲陛下多出謀劃策。”
沈繼面無表情的看着我,良久擺首道,“繼無此能爲。周大人斂財手段高明,不去戶部任職確是可惜了。你口口聲聲說戶部沒錢,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自己卻絲毫沒有儉省之意。周大人,你千里迢迢從京裏來賑災,排場不小,聽說你還帶着內廷供奉的建州龍團?”他忽然提高聲音問道。
我微微一驚,只得據實答他,“是,元承並非有意鋪張,是事出……”
他揮手打斷了我,聲色俱厲的道,“周大人那些理由怕也都是爲了朝廷,爲了陛下罷。那沈繼也無謂知道!繼這裏並沒有好茶好水來招待大人,大人這便請罷。”
他的逐客令下的決然,我尷尬的起身,感覺到自己的臉大約是紅一陣白一陣的。無奈之下,我向他長揖告辭。
直到我離去時他仍舊巋然不動的坐在原處,目不斜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