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更關鍵的是作爲商貿區內的最大地主餘勝軍營務處,畢餘同很陰險的一次只賣一點點,一千多畝地除了一開始爲了回籠資金拋售了幾百畝外,後續的都是隔一段時間拋售一批,到目前爲止還擁有大量優質地塊。
比如在靠近洋涇浜西岸的一塊沿江地皮,幾家湖州跑過來的生絲商行聯手出資三萬兩銀子人家畢餘同都不肯出手,非要再等等。
商貿區面積有限,而擁擠過來的人口衆多,爲了緩解商貿區的土地壓力,林哲以權謀私,私下和英法美三國公使商談了後,主動提出擴大商貿區範圍,提出擴大洋人經商、生活的更大範圍,但是也向三國公使提出了要求,那就是除了餘勝軍外,任何軍隊都不得進入商貿區。
這一條實際上就是林哲試圖把商貿區變成國中之國,並借用洋人的力量把清軍、太平軍阻擋在商貿區之外。
當然了這一條也不僅僅針對清軍以及太平軍,同樣還針對各國,英法美三國包括其他任何到華經商的國家,都不得派遣武裝兵力進入商貿區內,各國商船、戰艦的水兵們需要登岸休整,則每一次都需要向商貿區衙門報備並獲得批准,方能以普通外國人的身份上岸,並不得攜帶槍支、火炮等武器登岸。
但是英法美三國也要求林哲保障商貿區內各國商人在商貿區的人身以及財權安全保障,以及通商、居住的自由。
同時在協議之外,也向林哲提出了幾個私底下的要求,一個是希望林哲擴大生絲、茶葉等物資的出口量。受到太平天國和清軍戰爭的持續影響,洋商們在上海能夠收購到的生絲、茶葉、瓷器等商品非但沒有出現隨着商貿區的開辦而出現大幅度的增長,反而是出現了一定的降低。
他們要求林哲動用自己的影響力。讓更多的商人把各大洋行所需求的物資運輸到上海商貿區,以保證各洋商們在上海商貿區採購到充足的貨物運回歐洲販賣。
另外還希望林哲出面幫他們向朝廷提出英法美三國公使希望獲得和中國的高層人士進行面對面的交談的機會。
英美等國公使一臉苦巴巴的對林哲說,如今距離南京條約簽訂已經足足過去了十幾年,但是他們依舊未能進入廣州這個條約港居住和經商,美國駐華公使從上任到卸任。都沒能到兩廣總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