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天後,林祥福將母親埋葬在父親身旁,這位十九歲的男子雙手撐住鏟子在那裏站立良久,站在他身後的管家田大和他的四個弟弟默不做聲,直到黑夜降臨,田大提醒他一聲,他纔在遲緩的腳步裏回到家中,然後抹去臉上的淚水,繼續重複過去的生活。
他像往常一樣,每日清晨與田大一起走上田埂,去查看田地裏莊稼的長勢,與在地裏勞作的佃農們聊天說話,有時候他會捲起褲管下到地裏與佃農一起勞作,他做農活的熟練不輸佃農。空閒的時候他長時間坐在門檻上,沒有母親織布的聲響,他也就不再去翻閱那些線裝的書籍。他獨自一人生活了五年,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只有田氏兄弟從宅院的後門進來,與他說些與田地莊稼有關的話時,這個宅院裏纔有了他的聲音。
每年的深秋,林祥福都會牽着毛驢,帶上一年收成所積餘的銀元,走進城裏的聚和錢莊,換成一根小金條,同時買上一兩段綵緞帶回家中。金條藏在家中牆壁隔層的木盒裏,綵緞放進裏屋的衣櫥。
這是他母親生前的習慣。積攢金條是林家祖上開始的,綵緞是爲兒子相親時用的。在生命的最後一年裏,這位疾病纏身的女人,總會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將一段綵緞放入包袱,疲憊地坐上毛驢,田大牽着毛驢,在塵土飛揚的路上搖搖晃晃遠去。
在林祥福的記憶裏,母親這樣的出門差不多有十來次,每次回來時包袱裏都沒有了綵緞,林祥福知道母親沒有看中女方,她將綵緞留下是爲了給女方家眷壓驚,這是多年來的風俗。她回到家中,將毛驢交給迎上來的林祥福時,總會疲憊地笑着說:
“我沒有留下喫飯。”
林祥福知道這就是相親的答案,如果母親留下喫飯,就是她看上女方了。母親死後,林祥福繼承母親的習慣,進城時順便買來一兩段綵緞,爲自己相親時備用。
這期間有媒婆數次找上門來,爲他介紹未來的新娘,他也跟隨媒婆風塵僕僕去女方家中相親,在那些與他門當戶對的人的家裏,他顯得遲疑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