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內容我自己看看,實在有些惶傀,但是我總認爲這些故事本身是值得一寫的,可惜被我寫壞了。這裏的故事,從某一個角度看來,可以說是傳奇,其實像這一類的事也多得很。我希望讀者看這本書的時候,也說不定會聯想到他自己認識的人,或是見到聽到的事情。不記得是不是《論語》上有這樣兩句話:“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這兩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們明白了一件事的內情,與一個人內心的曲折,我們也都“哀矜而勿喜”吧。
一九五四年七月於香港
(收入《張愛玲小說集》,1954年7月香港天風出版社初版)
------------------
瘋馬掃校
《張看》自序
珍珠港事變兩年前,我同炎櫻剛進港大,有一天她說她父親有個老朋友請她看電影,叫我一塊去。我先說不去,她再三說,“沒什麼,不過是我父親從前的一個老朋友,生意上也有來往的。打電話來說聽見摩希甸的女兒來了,一定要見見。”單獨請看電影,似乎無論中外都覺得不合適。也許舊式印度人根本不和女性來往,所以沒有這些講究。也許還把她當小孩看待。是否因此要我陪着去,我也沒問。
是中環一家電影院,香港這一個類型的古舊建築物有點像影片中的早期澳洲式,有一種陰暗污穢大而無當的感覺,相形之下街道相當狹窄擁擠。大廣告牌上畫的彷彿是流血的大場面,烏七八糟,反正不是想看的片子,也目不暇給。門口已經有人迎了上來,高大的五十多歲的人,但是瘦得只剩下個框子。穿着一套泛黃的白西裝,一二十年前流行,那時候已經絕跡了的。整個像毛姆小說裏流落遠東或南太平洋的西方人,膚色與白頭髮全都是泛黃的髒白色,只有一雙纏滿了血絲的麻黃大眼睛像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