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妻子之怪,又何足怪呢。
[六]歔音虛、欷音戲,悲泣之聲。在這些感嘆悲泣聲中,我們彷彿聽到父老們(鄰人)對於這位民族詩人的讚歎。
[七]夜闌,深夜。更讀去聲,夜深當去睡,今反高燒蠟燭,所以說“更”。這是因爲萬死一生,久別初逢,過於興奮,不忍去睡,也不能入睡。因事太偶然,故雖在燈前,面面相對,仍疑心是在夢中。——這第一首寫初到家驚喜的情況。
晚歲迫偷生[八],還家少歡趣[九]。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一〇]。憶昔好追涼[一一],故繞池邊樹。蕭蕭北風勁[一二],撫事煎百慮[一三]。賴知禾黍收[一四],已覺糟牀注[一五]。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一六]。
[八]晚歲,即老年。迫偷生,指這次奉詔回家。杜甫心在國家,故直以詔許回家爲偷生苟活。
[九]正因爲社甫認爲當此萬方多難的時候卻呆在家裏是一種可恥的偷生,所以感到“少歡趣”。
少字有分寸,不是沒有。
[一〇]這句當在“畏”字讀斷,是上一下四的句法。這裏的“卻”字,作“即”字講。卻去猶即去或便去。是說孩子們怕爸爸回家不幾天就又要走了,因爲他們已發覺爸爸的“少歡趣”。金聖嘆雲:“嬌兒心孔千靈,眼光百利,早見此歸,不是本意,於是繞膝慰留,畏爺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