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王應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註釋蘇老泉: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洵。
爾:你們。
蘇洵二十七歲纔開始發奮讀書,後來終於有所成就。而我們年紀輕輕,更應該把握大好時光,發奮讀書,纔不至於將來後悔。
心解積極進取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人,他們抱怨時光流逝,好機會永遠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人生態度。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蘇洵就在這方面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蘇洵,字明允,自號老泉,北宋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根據歐陽修《蘇明允墓誌銘》的記載,蘇洵在青年時代是在勞動、遊歷和結交朋友中度過的,“獨不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蘇洵的妻子程氏是個知書達理的女子,他在蘇洵二十七歲那年,勸導蘇洵發奮讀書,並獨立承擔家庭重任。蘇洵在妻子的支持下,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終於學業大進,後得到當時文壇前輩歐陽修的賞識,後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爲“三蘇”。他認爲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當世之要”,是爲了“施之於今”。由於蘇洵比較瞭解社會實際,又善於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古爲鑑,因此,他的政論文中不少觀點切中時弊。蘇洵的文章見解精闢,語言鋒利,縱橫捭闔,很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
蘇洵不僅自己有所成就,而且還特別注重教育後代。蘇軾和蘇轍自小十分頑皮,在多次說服教育不見成效的情況下,蘇洵決定改變教育方法。從此,每當他們玩耍時,蘇洵就有意躲在角落裏讀書,看到他們走過來,就故意將書“藏”起來。蘇軾和蘇轍好生奇怪,以爲父親一定瞞着他們看什麼好書。兩人出於強烈的好奇心,趁父親不在家時,把書“偷”出並認真閱讀,逐漸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二人也終成一代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