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酈道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灊者,山、水名也。《開山圖》灊山圍繞大山爲霍山。郭景純曰:灊水出焉。縣即其稱矣。《春秋·昭公二十七年》吳因楚喪,圍灊是也。《地理志》曰沘水出沘山,不言霍山,沘,字或作淠。淠水又東北逕博安縣,泄水出焉△東北過六縣東,淠水東北,右會蹹鼓川水,水出東南蹹鼓川,西北流左注渒水。淠水又西北逕馬亭城西,又西北逕六安縣故城西,縣故皋陶國也。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今縣都皮中有大冢,民傳曰公琴者,即皋陶冢也。楚人謂冢爲琴矣。漢高帝元年,別爲衡山國,五年屬淮南,文帝十六年,復爲衡山國,武帝元狩二年,別爲六安國,王莽之安風也,《漢書》所謂以舒屠六。晉太康三年廬江郡治。淠水又西北,人爲二水,芍陂出焉。又北逕五門亭西,西北流逕安豐縣故城西,《晉書地道記》:安豐郡之屬縣也,俗名之曰安城矣。又北會濡水,亂流西北注也。
△北入於淮。
水之決會,謂之沘口也。
○泄水△泄水出博安縣,博安縣《地理志》之博鄉縣也,王莽以爲揚陸矣。泄水自縣,上承沘水於麻步川,西北出,歷濡溪,謂之濡水也。
△北過芍陂,西與沘水合。
泄水自濡溪逕安風縣,北流注於淠亦謂之濡口。
△西漲入於淮。亂流同歸也。
○肥水△肥水出九江成德縣廣陽鄉西。
呂忱《字林》曰:肥水躇薿餘山,俗謂之連枷山,亦或以爲獨山也。北流分爲二水,施水出焉。肥水又北逕獲城東,又北逕荻丘東,右會施水枝津,水首受施不於合肥縣城東,西流逕成德縣,注於肥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