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已作冥鴻計,誰知是僇民。
雷霆驚下土,風雨泣孤臣。
憂患思賢聖,艱難累老親。
生還何敢望,解網羨湯仁。
詩句甚多,不能盡述,無非思親、念友、咎己、望君之意。這也不題。
再說那班官校到無錫來拿高總憲,高公早已知之,說道:“我當日掌院時,因要整肅綱紀,懲創奸貪,才劾崔呈秀,乞行遣戍也。只欲爲國除奸,他卻避禍投在魏閹門下爲子,官校此來,必是仇人陷害我,怎肯把父母遺體去受那無辜的刑法?此去必爲楊、左之繼矣。我果結黨欺君,死也心服;今爲仇人所害,豈不是忠孝兩虧?我不如死於家,也得保全父母遺體。”暗暗自己籌畫定了,也不現於辭色。及聞官校已渡江而來,便嘆道:“罷了,今日是我的歸期了!”遂分付下些家事,命人備酒,大會親友,與衆人作別。
此時親友也來得少了。高公道:“刻因赴京在即,故與列位相別,開懷暢飲。”
這些親友也有要勸解他的,也有要爲他籌畫的,見他全無憂愁之態,反暢飲取樂,到不好開口。酒散後,叫取水來沐浴,分付家人:“各自休息,不要驚恐,料無甚大禍。讓我獨坐片時再睡。”先家人都怕他尋死,時刻提防,卻不見他着意,此時上下人都倦了,果然不防他。大家散去,高公獨坐書房,整肅衣冠,焚了一爐好香,展開一幅紙來,寫下一篇遺疏道:“臣今雖蒙削奪,昔日卻爲大臣。大臣義不受辱,今欲辱大臣,是辱國也!臣謹遵屈平之遺策,願效犬馬於來生,願使者持此以覆命。”其大略如此。寫畢封固,上書“付長男世儒密收”。到三更時,開了花園門,走到魚池邊,把焚的香帶了擺下,向北叩頭畢,又遙拜謝了祖宗、父母,起身向池內一跳。正是:
昔聞止水沉江湘,今見清池溺直臣。